-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壯 副主任醫師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
三級甲等
創傷骨科
-
頸椎關節痛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如肌肉勞損、頸椎間盤突出、頸椎小關節紊亂等。治療藥物包括非甾體抗炎藥、肌肉松弛劑、營養神經藥、鎮痛藥、改善循環藥等。 1. 非甾體抗炎藥:如布洛芬、雙氯芬酸鈉等,具有抗炎、鎮痛的作用,能減輕頸椎關節的炎癥反應和疼痛。 2. 肌肉松弛劑:如氯唑沙宗,可緩解肌肉緊張,減輕因肌肉緊張導致的頸椎關節疼痛。 3. 營養神經藥:像甲鈷胺,有助于修復受損的神經,改善神經功能,緩解疼痛。 4. 鎮痛藥:例如曲馬多,適用于疼痛較嚴重的情況,但需嚴格遵醫囑使用。 5. 改善循環藥:如銀杏葉提取物片,能改善頸部的血液循環,促進康復。 需要注意的是,藥物治療應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且不同患者的病情和身體狀況不同,用藥也會有所差異。同時,還可結合物理治療、中醫治療等方法綜合治療。如果頸椎關節痛持續不緩解或加重,應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
2025-04-03 15:24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