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清 主任醫師
肇慶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胃腸肛腸外科
-
腸套疊是一段腸管套入相連的腸腔內,引發腹痛、嘔吐、血便等癥狀。治療方法包括非手術治療和手術治療等。常見原因有飲食改變、病毒感染、腸道發育異常等。 1. 飲食改變:突然改變飲食習慣,如從母乳轉換為奶粉,或添加新的輔食,可能導致腸道蠕動紊亂,引發腸套疊。 2. 病毒感染:如輪狀病毒等感染腸道,引起腸道功能失調,增加腸套疊風險。 3. 腸道發育異常:腸道先天結構異常,如腸管過長、系膜固定不良等,易發生腸套疊。 4. 腸痙攣:腸道平滑肌強烈收縮,可能造成腸管位置移動,引發套疊。 5. 遺傳因素:部分患兒存在家族遺傳傾向,可能更容易出現腸套疊。 總之,腸套疊需要及時診斷和治療。家長發現孩子出現異常癥狀應盡快帶孩子到正規醫院就診,以便盡早明確診斷和治療,促進康復。
2025-04-03 22:43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黃飛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婦產科
-
腸套疊是指一段腸管套進了其鄰近的另一段腸管中,是一種小兒常見的外科急腹癥,多發生于四歲以內的肥胖嬰幼兒.因為小兒腸管的長度及腸系膜均較長,易活動,且小兒腸道發育尚不完善,腸蠕動不規律,某些因素很容易引起腸蠕動紊亂而導致腸套疊.腸套疊典型癥狀是腹痛,血便,腹部腫塊.經手術復位的患兒應注意:(1)維持胃腸減壓的正常功能,減輕胃腸張力,有利于吻合處愈合.(2)術后定時擴肛或作鋼管排氣,如有排便,排氣,單純腸套疊復位病人即可恢復飲食,行腸切除吻合術的病人則停止胃腸減壓,給少量流質飲食,以后逐步增加.(3)作腸套疊單純復位的病人,大部分都有腸內毒素被吸收而引起的高燒,除對癥處理和補液外,應給緩瀉劑,促使腸內容物及早排出體外.(4)密切觀察生命體征和腹部體征,術后5-7天,如果患兒出現上腹痛,發熱,切口紅腫或破爛或形成腸瘺,應立即通知醫生,按急診手術做好準備.預防小兒腸套疊需從平時開始注意:科學喂養,飲食規律,不能過饑過飽.添加副食應循序漸進,不可操之過急.天氣變化時要及時添減衣物,不宜濫用驅蟲藥,避免各種容易誘發腸蠕動紊亂的不良因素.
2016-02-14 21:15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腸套疊術后注意:1.術后定時擴肛或作肛管排氣,如有排便,排氣,單純腸套疊復位病人即可恢復飲食;行腸切除吻合術的病人,則停止胃腸減壓,給少量流質飲食,以后逐步增加.2.作腸套疊單純復位的病人,大部分都有腸內毒素被吸收而引起的高燒,除對癥處理和補液外,應給緩瀉劑或服中藥“通腸湯”,促使腸內容物及早排出體外.3.作腸外置或腸造瘺者,必須經常更換敷料,注意保護皮膚,待病情好轉,再作進一步手術.
2016-02-14 06:41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