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減少的原因有哪些?
最近不知道是怎么回事,皮膚粘膜出現一種細小的、呈鮮紅色及暗紅色斑點的皮疹,去醫院檢查了,醫生說是血小板減少,想了解一下血小板減少的原因有哪些。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峰 醫師
上海市松江區新浜鎮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通常是由于身體所形成的抗體(有防護癥,通常是由于身體所形成的抗體(有防護作用的生化物質)攻擊自身的血小板所致。某些急性感染是造成這種病的根本原因。服用某種藥物(如磺胺、有機砷、奎尼丁等)治療別的疾病,在短時間內輸血太多(如在動大手術期間),或發生異常出血和凝血,都可能造成血小板減少。
2016-02-14 23:46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立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你好血小板減少的發病原因: 1.引起骨髓再生低下低下或障礙伴全血細胞減少的藥物.在一定劑量下易引起骨髓再一低下的化學物質及藥物: ①苯,二甲苯等.②烷化劑:如氮芥,環磷酰胺,苯丙酸氮芥等.③抗代謝藥:如阿糖胞苷,巰基嘌呤等.④抗癌抗生素類:如正定霉素,阿霉素等.⑤其他:如有機砷等. 2.可以引起骨髓再生障礙或低下的藥物:如氯霉素,磺胺類藥物,青霉素,鏈霉素,新青I號,三甲雙酮,苯妥英鈉,乙琥胺,抗甲狀腺藥(如他巴唑,丙基硫氧嘧啶,甲亢平),糖尿病藥(如甲磺丁脲,氯磺丁脲,氯磺丙脲等),保泰松,消炎痛,安定及鎮靜藥(安寧,利眠寧,氯丙嗪等),金制劑,染發劉,撲敏寧,撲爾敏,乙酰唑胺等 3.選擇性抑制巨核細胞制造血小板的藥物:如氯噻嗪類藥,雌激素類,乙醇,甲磺丁脲,瑞斯脫霉素等. 血小板減少癥的治療隨其病因和嚴重程度而多變,需迅速鑒別病因,若有可能應予以糾正(如在肝素有關的血小板減少癥停用肝素).
2016-02-14 18:48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你好,血小板減少的原因很多,按其發病原因可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種,原發性者,其病因尚未完全明了.可能與自身免疫,病毒感染,疫苗接種及血管因素等有關,是由于血清中抗血小板抗體增加,進面影響到血小板的生成,同時加速了血小板的破壞,從而造成血小板的數量明顯減少.繼發性者,則有明確病因,例如,接觸苯,鉛,砷,金制劑及X線,放射性核素,或使用某些抗腫瘤,抗癲癇藥物,噻嗪類利尿藥等.治療主要是用激素,嚴重者可以考慮作脾切除.另外還可考慮使用免疫抑制劑,免疫球蛋白,達那唑,輸注血小板,血漿置換,促血小板生成藥以及中醫中藥.
2016-02-14 13:10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血小板減少的原因骨髓生成血小板不足白血病再生障礙性貧血陣發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酗酒巨幼細胞貧血某些骨髓疾病血小板滯留在腫大脾臟中肝硬化伴充血性脾腫大骨髓纖維化戈謝病血小板被稀釋大量輸血或血液置換(貯存血中血小板很少)體外循環手術血小板消耗或破壞過多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HIV感染輸血后紫癜某些藥物如肝素,奎寧,磺胺類抗菌素,一些口服糖尿病用藥,金制劑,利福平等新生兒慢性白血病淋巴瘤系統性紅斑狼瘡血管內凝血性疾病如產科并發癥,癌癥,革蘭氏陰性菌敗血癥,創傷性腦損傷等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溶血性尿毒癥綜合征成人呼吸窘迫綜合征嚴重感染伴敗血癥
2016-02-14 09:55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血小板減少的原因常見于特發性血小板減少,多由于發病前上呼吸道感染病史,機體發生免疫反應導致血小板減少。此外還可以繼發藥物,感染,血液病,肝腎疾病等情況
2016-02-14 02:11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