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囊切除術后病人腿腳腫、黃疸未退有何影響及應對
腹部疼痛,坐立不安多在后半夜,看急診打針可消炎,但經常反復.曾經治療情況和效果:醫院診斷為急性膽囊炎,化膿性重癥膽管炎.入院時身上黃疸明顯,有不連續的高燒,怕膽囊穿孔先做了膽囊切除術,術后兩三天持續高燒不退,又懷疑是重癥膽管炎,又做了什么引流術,從鼻孔插管引流膽法,效果不錯.術后一星期后出院回家休養.這幾天病人雙腿有些腫,黃疸還是有.想得到怎樣的幫助:現在病人腿腳腫和黃疸未退,這對病人有什么不利沒有?需要再入院檢查嗎?(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何軍明 主任醫師
廣東省中醫院
三級甲等
外一科(肝膽胰外科)
-
膽囊切除術后病人出現腿腳腫和黃疸未退的情況,可能與多種因素有關,如肝臟功能異常、膽管引流不暢、營養不良、術后感染、低蛋白血癥等。 1.肝臟功能異常:手術可能對肝臟功能產生一定影響,導致膽紅素代謝障礙,從而出現黃疸。需要進一步檢查肝功能,如谷丙轉氨酶、谷草轉氨酶等指標。治療上可能需要使用保肝藥物,如復方甘草酸苷、多烯磷脂酰膽堿、水飛薊素等。 2.膽管引流不暢:引流管堵塞或位置不當,影響膽汁排出,導致黃疸持續。需通過影像學檢查明確,必要時調整引流管。 3.營養不良:術后身體虛弱,營養攝入不足,可能影響身體恢復和代謝。應加強營養支持,保證蛋白質、維生素等的攝入。 4.術后感染:傷口或腹腔內感染可引起炎癥反應,導致黃疸和腿腳腫。需進行抗感染治療,常用藥物有頭孢呋辛、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左氧氟沙星等。 5.低蛋白血癥:蛋白水平降低,膠體滲透壓下降,易出現水腫。可補充白蛋白改善。 病人出現這些癥狀需要引起重視,建議及時復診,進行相關檢查,明確原因后采取針對性治療,以促進康復。
2025-04-02 23:56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