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中暑可分為熱痙攣、熱衰竭和熱(日)射病。 一、熱痙攣在高溫環境下進行劇烈運動,大量出汗后出現肌肉痙攣,常在活動停止后發生,主要累及骨髓肌,持續約3分鐘后緩解。無明顯體溫升高。癥狀的出現可能與嚴重體鈉缺失(大量出汗和飲用低張液體)和過度通氣有關。可為熱射病的早期表現。 二、熱衰竭常發生于老年人、兒童和慢性疾病患者,在嚴重熱應激時,由于體液和體鈉丟失過多、補充不足所致。表現疲乏、元力、眩暈、惡心、嘔吐、頭痛。可有明顯脫水征:心動過速、低血壓、直立性暈厥。呼吸增快、肌痙攣、多汗。體溫可輕度升高。無明顯中樞神經系統損害表現。根據病情輕重不同,檢查可見血細胞比容增高、高鈉血癥、輕度氮質血癥和肝功能異常。熱衰竭可以是熱痙攣和熱射病的中介過程,如不治療可發展成為熱射病。 三、熱射病是一種致命性急診,表現為高熱(>40℃)和神志障礙。臨床上分為兩種類型:勞力性和非勞力性(或典型性)。勞力性主要是在高溫環境下內源性產熱過多;非勞力性主要是在高溫環境下體溫調節功能障礙引起散熱減少。 1.勞力性多發生于高溫環境、濕度大和無風天氣進行重體力勞動或劇烈體育運動時。患者多為平素健康的年輕人,在勞動數小時后發病,約50%患者持續出汗,心率可達160~180次/分鐘,脈壓增大。此種患者可發生橫紋肌溶解、急性腎衰竭、急性肝衰竭、DIC、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死亡。 2.非勞力性在高溫環境下,多見于居住擁擠和通風不良的城市老年居民。其他高危人群包括精神分裂癥、帕金森病、慢性酒精中毒及偏癱或截癱患者。表現皮膚干熱發紅,84%~100%病例無汗,直腸溫度常在41℃以上,最高可達46.5℃。病初可有各種行為異常和癲癇發作,繼而可發生譫妄、昏迷、瞳孔對稱縮小,終末期散大。嚴重者可出現低血壓、休克、心律失常及心力衰竭、肺水腫、腦水腫,約5%病例發生急性腎衰竭,可有輕、中度DIC,常在發病后24小時左右死亡。
2016-02-15 05:59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軒存旺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可能是過度勞累,熱加重的癥狀,一般情況下建議及時休息繼續對癥治療,也是很重要,繼續觀察試試。
2016-02-14 23:37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黃飛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婦產科
-
病情分析:根據臨床表現的輕重,中暑可分為先兆中暑、輕癥中暑和重癥中暑,而它們之間的關系是漸進的。1、先兆中暑癥狀 高溫環境下,出現頭痛、頭暈、口渴、多汗、四肢無力發酸、注意力不集中、動作不協調等癥狀。 體溫正常或略有升高。 如及時轉移到陰涼通風處,補充水和鹽分,短時間內即可恢復。2、輕癥中暑癥狀 體溫往往在38度以上。 除頭暈、口渴外往往有面色潮紅、大量出汗、皮膚灼熱等表現,或出現四肢濕冷、面色蒼白、血壓下降、脈搏增快等表現。 如及時處理,往往可于數小時內恢復。3、重癥中暑癥狀 顧名思義,是中暑中情況最嚴重的一種,如不及時救治將會危急生命。這類中暑又可分為四種類型:熱痙攣、熱衰竭、日射病和熱射病。
2016-02-14 22:03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