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孫占娟 主治醫師
連云港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風濕免疫科
-
根據患者的描述,在臨床上嗜酸性粒細胞增多,這常見于多種疾病,其中以寄生蟲感染和變態反應性疾病為最常見。隨病因不同臨床表現多樣。寄生蟲感染是嗜酸性粒細胞增多最常見的原因。變態反應性疾病包括過敏性鼻炎、支氣管哮喘、蕁麻疹、血管神經性水腫和藥物過敏反應等。上述因素均可能會導致出現嗜酸性粒細胞的增多。
2018-11-23 11:39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外周血的嗜酸性粒細胞超過正常值(正常人不超過450/微升或占白細胞總數的7%以下)的病癥.該癥不是一個獨立的疾病,是由許多原因引起的,因而其臨床意義與原發病密切相關,既有殺傷寄生蟲和調節變態反應的有利一面,而其某些顆粒成分和脂氧化產物又有損傷正常組織的不利一面.引起本癥的常見原因有:①寄生蟲病,如蛔蟲,鉤蟲和血吸蟲等感染.②過敏性疾病,如支氣管哮喘和蕁麻疹等.③皮膚疾病,如銀屑病,濕疹和剝脫性皮炎等.④血液病及腫瘤,如淋巴瘤,嗜酸性粒細胞白血病,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轉移癌等.⑤系統性紅斑性狼瘡等自身免疫病.⑥某些肺源性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癥.⑦某些藥物,如青,鏈霉素,磺胺類;⑧其他,如嗜酸細胞性胃腸炎和心內膜炎及淋巴肉芽腫等.通過該細胞的直接計數即可確診.但關鍵是應通過病史和某些相應的檢查做出病因學診斷.治療主要是針對病因(如驅蟲等),對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綜合征可試用皮質激素治療.治療:現代醫學對本癥主要是治療原發病.對嗜酸性淋巴肉芽腫有淋巴結腫大可用放療,也可使用強的松及環磷酰胺.
2016-02-15 03:18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嗜酸性粒細胞增多是指外周血液中嗜酸性粒細胞絕對值大于0.4x109/L(400/mm'),常伴有嗜酸性粒細胞生成和組織內堆積過多。臨床上嗜酸性粒細胞增多可見于多種疾病,統稱為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綜合征其中以寄生蟲感染和變態反應性疾病為最常見。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的處理以治療原發病最為重要。 特發性高嗜酸性粒細胞綜合征的治療目的在于抑制嗜酸性粒細胞的生成。一旦出現器官系統損害即應積極治療。初用強的松1mg/(kg·d)可使約1/3的患者得到緩解,用藥一般需持續兩月,見效后逐漸減量至能控制疾病的最小劑量。療效不佳者可加用羥基脲口服。劑量為0.5一1.5g/d,維持白細胞計數在(4-10)x10/L。長春新堿1一2mg,每周靜脈給藥一次;苯丁酸氮芥、依托泊昔類藥物也可選用。如嗜酸性粒細胞計數大于100x10/L,應考慮白細胞單采術。α干擾素對改善心功能和心肌損害有效。有血栓并發癥者可用抗血小板藥物或華法林抗凝治療。心臟瓣膜受累者偶需外科手術。
2016-02-14 18:31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海龍 醫師
邢臺市威縣第二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朋友你好: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癥:外周血的嗜酸性粒細胞超過正常值(正常人不超過450/微升或占白細胞總數的7%以下)的病癥.該癥不是一個獨立的疾病,是由許多原因引起的,因而其臨床意義與原發病密切相關,既有殺傷寄生蟲和調節變態反應的有利一面,而其某些顆粒成分和脂氧化產物又有損傷正常組織的不利一面.引起本癥的常見原因有:①寄生蟲病,如蛔蟲,鉤蟲和血吸蟲等感染.②過敏性疾病,如支氣管哮喘和蕁麻疹等.③皮膚疾病,如銀屑病,濕疹和剝脫性皮炎等.④血液病及腫瘤,如淋巴瘤,嗜酸性粒細胞白血病,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轉移癌等.⑤系統性紅斑性狼瘡等自身免疫病.⑥某些肺源性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癥.⑦某些藥物,如青,鏈霉素,磺胺類;⑧其他,如嗜酸細胞性胃腸炎和心內膜炎及淋巴肉芽腫等.此外還有原因不明的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綜合征,嗜酸性粒細胞高于1500/微升并持續半年以上,同時伴有多臟器浸潤的表現,預后差,常因心臟病變死亡.通過該細胞的直接計數即可確診.但關鍵是應通過病史和某些相應的檢查做出病因學診斷.治療主要是針對病因(如驅蟲等),對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綜合征可試用皮質激素治療.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癥的治療: 現代醫學對本癥主要是治療原發病.對嗜酸性淋巴肉芽腫有淋巴結腫大可用放療,也可使用強的松及環磷酰胺. 本病在中醫屬于“咳喘”范疇,肺主氣,外合皮毛;風邪犯肺,肺氣不宣而咳嗽,火急,引起風疹;濕氣通調,水道失司,可影響水液代謝,濕邪停留困住脾氣,可出現水腫,腹脹,便溏等癥狀.治宜疏風宣肺止咳,健脾利濕等.如果您對以上解釋滿意,請及時采納答案,祝您健康幸福,家庭美滿!
2016-02-14 17:08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