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鐘微 主任醫師
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
三級甲等
新生兒外科
-
母乳性黃疸是新生兒常見問題,成因多樣,治療方法也不同,包括停母乳、觀察、用藥等。行用藥存在隱患,身體出現不適時,請務必咨詢醫生,科學治療。
2018-12-28 16:19
1.疾病介紹:母乳性黃疸指母乳喂養的新生兒出生后三個月內仍有黃疸,需排除其他病理因素。
2.停母乳:停喂母乳1到2天,黃疸可明顯減輕。
3.密切觀察:膽紅素水平高時應密切觀察新生兒狀態。
4.藥物治療:必要時可口服茵梔黃口服液、雙歧桿菌四聯活菌片、苯巴比妥鈉片等,但需遵醫囑。
5.光療:嚴重時可進行藍光照射治療。
母乳性黃疸多數預后良好,家長不必過于擔憂,發現異常應及時帶孩子到正規醫院就診。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孟慶福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黃疸一般持續3~4周,第2個月逐漸消退,少數可延至10周才退盡.黃疸期間若停喂母乳3~4天,黃疸明顯減輕,膽紅素下降≥50%.若再用母乳喂養,黃疸不一定再出現,即使出現亦不會達原有程度.
2016-02-14 22:24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由于母乳中含有較多脂肪酶及β葡萄糖醛酰苷酶,前者使乳中未飽和脂肪酸增多,從而抑制肝臟葡萄糖醛酸轉移酶活性;后者能分解膽紅素葡萄糖醛酸酯的酯鍵,使結合膽紅素又轉化為非結合膽紅素,而易在小腸被重吸收,從而增加了腸--肝循環,結果血中非結合膽紅素增加而出現黃疸.
2016-02-14 22:12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母乳性黃疸? 母乳性黃疸的發生率逐年提高,目前已達20%~30%。也已成為住院新生兒高膽的主要原因之一,母乳喂養的嬰兒在生后4~7天出現黃疸,2~4周達高峰,第2個月逐漸消退,少數可延至10周才退盡。黃疸期間若停喂母乳3~4天,黃疸明顯減輕。本病預后良好,嚴重者才需治療。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