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何紅華 副主任醫師
廣東醫科大學附屬醫院
三級甲等
血液內科
-
凝血酶原相關指標包括凝血酶原值、PT 百分比活動度、PT-ING 值、APTT 值和 TT 值。這些指標異常可能反映出凝血功能障礙,其原因多樣,如疾病、藥物、遺傳等。 1. 疾病因素:某些肝臟疾病如肝炎、肝硬化,可能影響凝血因子合成,導致凝血酶原指標異常。 2. 藥物影響:長期使用抗凝藥物如華法林、肝素、利伐沙班等,會干擾凝血過程。 3. 維生素 K 缺乏:維生素 K 是凝血因子合成的重要物質,缺乏時可致指標異常。 4. 遺傳因素:部分人存在先天性凝血因子缺乏或異常,引起凝血酶原指標改變。 5. 其他:惡性腫瘤、彌散性血管內凝血等疾病也可能導致凝血功能異常。 總之,凝血酶原相關指標異常需要綜合分析,明確原因。如有異常,應及時就醫,進一步檢查,以便采取針對性的治療措施。
2025-04-03 14:03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華卿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你好,正常人無口服抗凝藥的比值正常在0.5-1.5之間.你目前是正常范圍,如果服用抗凝藥物,2.0-2.5是需要抗血栓時候需要達到的正常值.
2016-02-15 19:50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孟慶福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凝血酶原是血液凝固因子之一.凝血酶原活動度小于40存在于血漿中,亦稱第Ⅱ因子.是凝血酶的前身物質,凝血酶原生成于肝臟,生成時有維生素K參與.凝血酶原活動度的正常值一般為70-100%,凝血酶原活動度的降低常見于肝臟的疾病如肝炎,肝硬化,肝癌等
2016-02-15 06: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