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家仁
南京紫金醫院
一級
腦復蘇專科
-
骨髓不造血導致血小板、白細胞、紅細胞均偏低,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如再生障礙性貧血、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急性白血病、嚴重感染、長期接觸有毒物質等。 1.再生障礙性貧血:這是一種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癥,免疫異常、遺傳因素等可能導致。患者全血細胞減少,表現為貧血、出血、感染等。治療常使用免疫抑制劑,如環孢素、抗胸腺細胞球蛋白等。 2.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造血干細胞異常所致,會出現病態造血和無效造血。治療藥物有地西他濱、阿扎胞苷等。 3.急性白血病:白血病細胞大量增殖抑制正常造血。治療包括化療,常用藥物有柔紅霉素、阿糖胞苷等,部分患者還需造血干細胞移植。 4.嚴重感染:某些嚴重感染會抑制骨髓造血功能。需積極抗感染治療,如使用頭孢曲松、左氧氟沙星等抗生素。 5.長期接觸有毒物質:如苯、甲醛等,損傷骨髓造血干細胞。應避免接觸,必要時進行支持治療。 出現骨髓不造血及三系細胞偏低的情況,應及時前往正規醫院血液科就診,完善相關檢查,明確病因,并采取針對性治療。
2025-01-20 04:01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骨髓不造血是做骨髓穿刺檢查的結果么?骨髓不造血可能是再生障礙性貧血,但是再生障礙性貧血的診斷需要多部位穿刺,才能確診。再生障礙性貧血的骨穿結果:多部位(不同平面)骨髓增生減低,可見較多脂肪滴,粒、紅系及巨核細胞減少,淋巴細胞及網狀細胞、漿細胞比例增高,多數骨髓小粒空虛。
2016-02-16 00:29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