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雙乳腺小葉增生伴低回聲區,會癌變嗎能治好嗎
我朋友今年單位體驗,彩超報告單上超聲所見:雙乳腺體組織豐富,內見散在分布的低回聲條帶相互連通,局部融合成團塊狀。右乳內上象限見大小約:11*6*9mm低回聲區,邊界清,CDFI:未見血流分布。左乳外側見大小約:10*6*10mm低回聲區,邊界清,CDFI:未見血流分布。超聲診斷:雙乳腺小葉增生伴低回聲區。后做鉬靶,診斷報告影像所見:雙乳較致密,雙乳頭、皮膚及皮下脂肪未見異常。雙乳實質呈片狀、塊狀、密度不均勻性增高,以外上象限和中央區為著。雙乳未見腫塊、鈣化、增粗血管。雙腋前份未見腫大淋巴結。影像診斷及建議:雙側乳腺纖維囊性改變。請結合B超。應有家庭病史(媽媽乳腺癌)。醫生開了逍遙丸(濃縮丸)三合和桂枝茯苓膠囊一合。還要定期復查。請問醫生這能治好嗎?有沒有可能也得癌癥呀??歲病史:有家族病史第一次問題補充:完全正確是指能康復還是指能變成癌癥。自我按摩是怎么做呢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雙乳腺小葉增生伴低回聲區是常見的乳腺疾病,能否治好及是否會癌變,取決于多種因素,如增生程度、生活習慣、治療情況、家族病史和定期復查結果等。 1.增生程度:若增生較輕,通過合理治療和調整生活方式,癥狀可能改善甚至痊愈。但嚴重增生,治療難度相對較大。 2.生活習慣:保持良好的作息,避免熬夜,減少壓力,適度運動,有助于病情恢復。 3.治療情況:遵醫囑按時服藥,如逍遙丸、乳癖消片、小金丸等,能有效緩解癥狀。 4.家族病史:有乳腺癌家族史會增加癌變風險,但并非必然。 5.定期復查:定期進行乳腺檢查,如彩超、鉬靶等,能及時發現病情變化。 總之,雙乳腺小葉增生伴低回聲區經過積極治療和良好的生活管理,多數患者預后較好。但要重視定期復查,以便早期發現可能的病變。
2025-01-19 16:09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強 醫師
濰坊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你好,完全正確.定期復查.同時自我按摩,保健.注意心情.
2016-02-16 03:30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你好,從你的結果來看,沒有什么!暫時可以不吃藥,注意觀察,定期復查,如果發現突然增大,疼痛,就需要注意了,及時去就診,每半年查下B超!
2016-02-16 01:15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孔書雪 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你好,這是一種良性乳腺疾病,也成為纖維囊性增生,其病理特點是伴有纖維間質和乳腺導管和腺泡囊性增生的一種病變。不用擔心的,定期復查就可以的,祝你健康!
2016-02-15 15:53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你好!首先祝你早日恢復健康!考慮為“乳腺囊性增生癥”的問題。乳腺囊性增生癥又叫乳腺增生癥、良性乳腺結構不良。本病是婦女的常見、多發病之一,多見于25--45歲女性,其本質上是一種生理增生與復舊不全造成的乳腺正常結構的紊亂。在我國,囊性改變少見,多以腺體增生為主,故多稱“乳腺增生癥”。世界衛生組織(WHO)統稱“良性乳腺結構不良”。本病惡變的危險性較正常婦女增加2--4倍,臨床癥狀和體征有時與乳癌相混。1)病因本病的病因尚不十分明了。目前多認為與內分泌失調及精神因素有關。黃體素分泌減少,雌激素相對增多,本病的重要原因。主要為乳腺間質的良性增生,增生可發生于腺管周圍并伴有大小不等的囊腫形成;也可發生在腺管內而表現為上皮的乳頭樣增生,伴乳管囊性擴張。此外,尚有一種小葉實質增生的類型。2)癥狀突出的表現有乳房脹痛和乳內腫塊。1.乳房脹痛:常見為單側或雙側乳房脹痛或觸痛。病程為2個月至數年不等,大多數患者具有周期性疼痛的特點,月經前期發生或加重,月經后減輕或消失。必須注意的是,乳痛的周期性雖是本病的典型表現,但缺乏此特征者并不能否定病變的存在。2.乳房腫塊:常為多發性,單側或雙側性,以外上象限多見;且大小、質地亦常隨月經呈周期性變化,月經前期腫塊增大,質地較硬,月經后腫塊縮小,質韌而不硬。捫查時可觸及腫塊呈節結構,大小不一,與周圍組織界限不清,多有觸痛,與皮膚和深部組織無粘連,可被推動,腋窩淋巴結不腫大。此外,尚有病程長、發展緩慢、有時可有乳頭溢液等表現。乳房內大小不等的結節實質上是一些囊狀擴張的大、小乳管,乳頭溢液即來自這些囊腫,呈黃綠色、棕色或血性,偶為無色漿液性。3)檢查根據上述的臨床表現及體征,診斷本病并不困難。但要注意的是,少數患者(約2--3%)可發生惡變,因此,對可疑患者要注意隨訪觀察,一般每三個月復查一次。對單側性且病變范圍局限者,尤應提高警惕。4)治療由于對本病發生的機理和病因尚無確切了解,目前治療上基本為對癥治療。部分病人發病后數月至1--2年后常可自行緩解,多不需治療。絕經后可以自動緩解,所以說絕經期婦女,不要輕意診斷乳腺囊性增生病。禁食可樂、咖啡和巧克力,加服維生素E或B6。癥狀較明顯,病變范圍較廣泛的病人,可以胸罩托起乳房;口服中藥小金丹或消遙散3--9克,每日三次,消乳1號,2#tid;或5%碘化鉀均可緩解癥狀。三苯氧胺10毫克qd5-10#/月,月經干凈后給用。近年來類似的藥物產品較多,如乳塊消、乳癖消、天冬素片、平消片、囊癖靈、三苯氧胺等等,治療效果不一。對患者的隨訪觀察中,一但發現有短期內迅速生長或質地變硬的腫塊,應高度懷疑其癌變可能,必要時行活檢或患乳單純切除,術中冰凍切片查到癌細胞者,應按乳癌處理。手術指征:有對側乳腺癌或有乳腺癌家族史等高危因素者,以及年齡大,腫塊周圍乳腺組織增生也較明顯者。每隔3月復查。此外,尚有激素療法,有人采用雄激素治療本病,藉以抑制雌激素效應,軟化結節,減輕癥狀;但這種治療有可能加劇人體激素間失衡,不宜常規應用。僅在癥狀嚴重,影響正常工作和生活時,才考慮采用。以上回答如果滿意,請不要辜負我的一片好意,及時點擊“采納為答案”。
2016-02-15 14:48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