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個月男寶混合喂養拉肚子近一月怎辦
急!!!!!寶寶拉肚子我的寶寶剛4個月,男孩兒,三個半月的時候就開始拉肚子,到現在已有快一個月的時間了,.吃母乳多一點,混合喂養的!去醫院兩次開了幾種藥都沒有效果第一次是說急性腸炎,吃肯特令,培菲康.好了幾天又開始拉!第三次醫生給開了三種藥有培菲康,磷酸鋁凝膠,葉酸,吃了沒什么效果!現在寶寶大便黃綠色,稀便,一天拉6次左右!最后一欠化驗結果是:白細胞10-20,紅細胞0-1,隱性血是弱陽性!求最有效的治療方法檢查結果可以看出什么?乳酶生片與斯密達可以一起服用嗎?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4 個月男寶混合喂養,拉肚子近一月未愈。可能與感染、喂養不當、乳糖不耐受、過敏、腸道菌群失調等有關。 1. 感染:細菌、病毒、寄生蟲等感染可引起腹瀉。需完善病原學檢查,明確感染類型,針對性使用抗感染藥物,如阿莫西林、頭孢克洛、利巴韋林等。 2. 喂養不當:喂奶量過多或過少、奶粉沖調比例不當等。應調整喂養方式和量。 3. 乳糖不耐受:寶寶腸道乳糖酶缺乏,無法消化乳糖。可使用無乳糖奶粉。 4. 過敏:對牛奶蛋白等過敏。需更換為水解蛋白奶粉。 5. 腸道菌群失調:腸道有益菌減少。補充益生菌,如雙歧桿菌四聯活菌片、布拉氏酵母菌散等。 寶寶持續腹瀉,家長要注意觀察寶寶精神狀態、尿量等。建議及時帶寶寶到正規醫院兒科就診,明確病因,規范治療。
2025-01-19 22:07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您好:建議您尊醫囑進行治療。胃腸炎癥狀的類型和嚴重程度取決于感染微生物或攝入毒素的種類和數量,也隨病人對疾病的抵抗力不同而不同。癥狀常常是急性發作,有時甚至是突然出現食欲下降、惡心或嘔吐。可出現腸鳴音增強、腹痛和腹瀉,糞便有或沒有肉眼可見的血和粘液。腸袢的脹氣使腹痛加劇。病人可出現發熱、全身不適、肌肉疼痛和四肢乏力。 嚴重的嘔吐和腹瀉可造成明顯脫水和嚴重的血壓下降(休克)。過多的嘔吐或腹瀉都可因鉀的大量丟失,引起血鉀濃度降低(低鉀血癥)。血鈉濃度也可能降低(低鈉血癥),尤其是丟失體液后,病人飲無鹽或少鹽的水或茶時更容易發生。所有這些水電解質失衡都有嚴重的潛在危險性。嬰幼兒和成人腹瀉的流行,常常是由糞便中的微生物污染飲水和食物引起。感染也可在人與人之間傳播,尤其是當腹瀉者排便后沒有清潔雙手時更易傳染他人。接觸爬行動物如烏龜或蜥蜴后將手放入口中,可受到沙門菌感染。 一些細菌能產生毒素,引起腸壁細胞分泌電解質和水,霍亂的水樣腹瀉即由此引起。一種常見的埃希大腸桿菌產生的毒素可引起旅行者腹瀉,甚至在醫院、托兒所引起腹瀉的暴發流行。 一些細菌,如大腸桿菌的某些菌株、空腸彎曲菌、志賀菌和沙門菌(包括引起傷寒的沙門菌)能侵犯腸道粘膜,破壞其深層細胞,造成許多小潰瘍出血,使含有蛋白質、電解質和水的體液大量丟失。 除細菌外,有幾種病毒如諾瓦克病毒和柯薩奇病毒也會引起胃腸炎。在溫帶的冬天,輪狀病毒是大多數腹瀉的病原,嚴重的腹瀉常使嬰幼兒需要住院治療。腸病毒和腺病毒感染肺,也能感染胃和腸道。 一些腸道寄生蟲,尤其是賈第鞭毛蟲,吸附或侵犯腸道粘膜,引起惡心、嘔吐、腹瀉和全身中毒癥狀,稱為賈第鞭毛蟲病,常見于寒冷地帶,如北美洛基山脈和北歐。如果該病持續存在(慢性),將影響病人腸道的營養吸收,稱為吸收不良綜合征。另一種稱為隱孢子蟲的腸道寄生蟲可引起水樣腹瀉,有時伴有腹痛、惡心和嘔吐。健康人患此病時,通常病情輕微,但當該病發生于免疫系統功能減弱的病人,則感染是嚴重的,甚至危及生命。賈第鞭毛蟲和隱孢子蟲感染最常見原因是飲用被污染的水。 進食含有化學毒素的海產食品、某些植物如蘑菇和土豆,或進食一些化學毒素污染的食物也會引起胃腸炎。一種不能消化奶中乳糖的疾病,稱為乳糖不耐受癥,也可引起胃腸炎。這常常發生在病人飲用牛奶以后,有時被錯誤地懷疑為對牛奶過敏。意外地進食含有重金屬如砷、鉛、汞或鎘的食物或飲水,可引起突發的惡心、嘔吐和腹瀉。許多藥物,包括一些抗生素也可引起腹痛和腹瀉。 通常胃腸炎唯一需要的治療就是飲用足夠的水,即使是讓正在嘔吐的病人飲用小量液體也有好處,除糾正其脫水外,還能起到止嘔的作用。如果嘔吐量較多、時間較長,病人出現嚴重脫水,則需要靜脈輸液,補充水和電解質。因為兒童更容易迅速脫水,所以應靜脈輸入含適當比例的糖鹽水。市場上能購得的任何水電解質補液都有較好的治療效果。但是,常用的飲料如汽水、茶、運動飲料和果汁不適合于腹瀉的兒童。如果嘔吐嚴重而影響服藥,可給予注射或栓劑。 當癥狀有所改善后,可以逐漸增加清淡食物,如烹調過的燕麥片、香蕉、米飯、蘋果泥、烤面包。如果飲食調整后12~24小時仍未減少腹瀉,糞便檢查也無血,未發現有嚴重細菌感染的證據,則可給予苯乙哌啶、洛哌丁胺或次水楊酸鉍劑等藥物。 因為抗生素本身能引起腹瀉,還使細菌產生耐藥性,故很少應用,甚至在已知胃腸炎是由某種細菌引起時仍可不用。但是,當病原是空腸彎曲菌、志賀菌和霍亂弧菌時,則要應用抗生素。
2016-02-16 05:55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軒存旺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您好:你的情況應該是屬于胃腸炎癥的癥狀!治療的話可以適當的服用整腸生或是香砂養胃丸看看!
2016-02-15 23:32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您好:一般對于小兒腸炎的治療有:一、抗生素:細菌性腸炎可用抗生素治療。因細菌之抗藥性逐漸改變,用藥時需由醫師指導,依醫師處方服用。有的病人癥狀剛剛變好就停藥,結果因用藥不夠,而發生慢性大腸炎,日久不愈,影響小兒之營養及健康。二、靜脈點滴:下痢最危險為脫水,小兒比成人更容易脫水,厲害者可以脫水體重l/10以上,脫水死亡率可達30%。補充水分則可將死亡率減低到5%以下,所以下痢的最好治療方法為點滴。在病重時腸管腫脹,不吸收水份,喝一次水瀉一次,在這種情形病童一定要點滴治療,補充食鹽水及葡萄糖;酸血癥厲害時補充鹼液,缺乏鉀時補充鉀分。點滴除補充營養水分電解質水外,尚有止瀉作用。當一切止瀉藥劑無效時,點滴更是最好的止瀉療法。三、飲食:下痢嚴重時暫禁喂食,讓胃腸休息。病情減輕后可先用米湯或沖淡脫脂奶喂食,而后逐漸增加濃度。禁食不要太久,以免變為不良營養癥,此外尚要注意維他命之補充。某些病童以及患過敏性下痢者需要特別飲食治療時,須請醫師指導。小兒下痢看來很平常,但也是死亡率最高的病,所以嚴重者不可自己亂吃藥,一定要請醫師診治處方。
2016-02-15 23:00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建國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您好,慢性腹瀉的治療:一、病因治療腹瀉是癥狀,根本治療要針對病因。認識腹瀉的發病機制有助于掌握治療原則。二、對癥治療選擇藥物:(一)止瀉藥常用的有活性炭、鞣酸蛋白、次碳酸鉍、氫氧化鋁凝膠等。藥效較強的復方樟腦酊(3—5ml)和可待因(30mg),因久用可成癮,故只短期適用于腹瀉過頻的病例。也可用復方苯乙哌啶(每片含苯乙哌啶2.5mg和阿托品0.025mg),每次1—2片,2—4次/d,此藥有加強中樞抑制的作用。洛哌丁胺的藥效較復方苯乙哌啶更強且持久,初服4mg,以后調整劑量至大便次數減至1—2次/d,日量不宜超過8mg。(二)解痙止痛劑可選用阿托品、普魯本辛、山莨菪堿、普魯卡因等藥。(三)鎮靜藥可選用安定、氯氮卓、苯巴比妥類藥物。
2016-02-15 21:22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