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放療后嚴重耳鳴頭痛如何緩解
我媽媽患鼻咽癌1年了,當時發現是早期,醫生建議只做了33次放療,現在家靜養,復查未見任何部位轉移,放療后6個多月就出現了間斷輕微耳鳴(如小蟲鳴叫),最近開始嚴重起來(耳鳴如大型機器的轟鳴聲)而且不間斷,伴隨著頭痛已經到了常人無法忍受的地步,因為很多醫院都說她這種情況是放療后遺癥只有靠自己恢復,讓她痛苦不堪,甚至有了自殺而后快的念頭。(口干、下咽食物困難是一直都有的),請問她的耳鳴有辦法治療或者減輕嗎?還有就是是否應該進行心理治療?謝謝!敬禮!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鼻咽癌放療后出現嚴重耳鳴頭痛,可能與放療損傷、神經調節異常、耳部疾病、心理因素、腫瘤復發等有關。 1.放療損傷:放療可能導致耳部及周圍組織損傷,引起耳鳴頭痛。可使用營養神經的藥物,如甲鈷胺、維生素 B1、腺苷鈷胺等。 2.神經調節異常:放療影響神經功能,導致調節紊亂。可嘗試中醫針灸、按摩等方法進行調理。 3.耳部疾病:如中耳炎等,需明確診斷后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頭孢呋辛等。 4.心理因素:長期的不適可能引發焦慮、抑郁,加重癥狀。必要時進行心理治療,如認知行為療法。 5.腫瘤復發:雖然復查未見轉移,但仍不能完全排除,需進一步檢查。 鼻咽癌放療后的耳鳴頭痛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需要綜合評估和治療。患者應保持良好的心態,積極配合醫生的檢查和治療。同時,注意休息,避免勞累和噪音刺激。
2025-01-19 17:12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鼻咽癌是發生于鼻咽項部和咽隱窩內的惡性腫瘤。我國是世界上鼻咽癌發病率最高的國家之一,而且有地方性特點,華南是好發病區。患者男多于女,以壯年發病最多,其發病年齡較一般腫瘤為早。近有研究證明,其發病與遺傳因素、EB病毒及環境致癌物質有關。(1)臨床表現回縮涕帶血:是鼻咽癌的早期癥狀之一。量不多,常為病人在早晨回吸涕中發現。耳鳴與重聽:如果腫瘤壓迫或堵住耳咽管,可以引起同側的耳鳴、耳內堵塞感和聽力減退,還可以出現同側的中耳積液,而被誤診為卡他性中耳炎。早期頸淋巴結轉移:鼻咽癌病人可以在原發腫瘤很小時,就有頸上部、下凳角后淋巴結轉移,質硬、固定、無壓痛且增大迅速。以后還可以轉移到對側。如不認識,可以被誤認為頸淋巴結核等其他疾病,而得不到及時的診斷與治療。頭痛:常為單側性,尤其在夜間比較顯著。顱神經受侵犯時的癥狀:鼻咽癌向上擴展,可侵及顱底骨進入顱內,可以產生各種相應的癥狀。最常侵及外展神經引起復視。以及動眼神經、三叉神經,引起眼球運動障礙、面部麻木和頭痛等。遠處轉移:多見于肺、肝和骨骼。(2)理化檢查鼻咽鏡檢查:是診斷鼻咽癌的主要方法,可發現鼻咽部早期占位性病變。活組織檢查:凡發現鼻咽部新生物或可疑病變時,應取活組織檢查。X線檢查:如鼻咽側位片、顱底片、鋇膠漿造影等。CT或MRI檢查:可顯示粘膜下軟組織的早期病變,并能顯示出鼻咽腔外鄰近組織受侵范圍。血液免疫學檢查:以VCA-IgA(EB病毒殼抗原)和EA-IgA(EB病毒早期抗原)抗體檢測為常用。(3)治療西醫治療①藥物治療:對頸淋巴結巨大或疑有遠處轉移的分化程度低的病例,可采用全身化療、動脈插管化療或半身阻斷化療作為輔助治療。②手術治療:一般不采用,但對少數高分化、病期早或經放療后局部或原灶復發的孤立病灶也可手術治療。③放射治療:恰當的放射治療可以根治早期鼻咽癌而較少有后遺癥,對于晚期病例也可爭取根治或姑息治療。中醫治療外治:射干60克,水煎服或搗敷或醋調磨搽敷患處。單驗方:紫草根30克,水煎服,每日l劑。麝香1克,牛黃l克,猴棗1克,白醋0.5克,珍珠2克,鳳凰衣3克,辰砂3克,共研細末,每日3次,每次0.5克,沖服。(4)護理做好病人的思想工作,穩定病人情緒,想法減輕或消除病人的恐懼感。保證病人足夠的營養;蔬菜或肉、蛋以新鮮者為好;避免食用腌魚、腌肉及辛辣刺激食物。放、化療后出現惡心、嘔吐、腹瀉等消化道癥狀,應多吃些煮、燉、蒸等易消化的食物;少吃油煎食物。進食可采取少食多餐的方法。若有口、鼻出血、頭痛情況應及時對癥處理。注意口腔衛生。(5)預防盡量少食或不食腌制品。如腌魚、腌肉等。及時治愈鼻部炎癥和其他良性病癥。注意個人衛生,防止病毒感染。戒煙、不酗酒。經常食用有防癌、抗癌作用的食品,如胡蘿卜、大棗、蘆筍、蘑菇、南瓜、豌豆、豆芽菜等。鼻咽癌高發區應做好防癌普查、普治工作。回答者:柯南ㄨ道爾-魔法師
2016-02-15 22:11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你好對耳鳴的病因診斷則需要借助一系列檢查,包括耳鼻咽喉科的常規檢查、聽力學檢查、耳鳴測試等,有時甚至要做一些必要的神經科、全身性疾病的檢查。因此,病人應該去正規的大醫院找專業醫生診斷,只有查明了耳嗚的性質、特點、可能的病變部位,才能針對性地確定治療方案。
2016-02-15 20:38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鼻咽癌? 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的發病與種族易感性、病毒和遺傳因素及環境因素有關。病理組織學檢查發現多屬低分化鱗狀細胞癌,占全部惡性腫瘤的1.5%~26%。早期發生頸淋巴結轉移及腦神經侵犯,晚期可有遠處轉移。在北美洲國家少見,但在東方國家是一種最常見的癌癥。移居北美的中國人較北美土著人更常見。在美國出生的中國人較其父輩發病率稍低。EB病毒在鼻咽癌的發生發展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男性多于女性,為2~3:1。好發年齡為40~49歲,發病率在20歲以后隨年齡增長而上升,50歲以后則隨年齡增長而下降。鼻咽癌發病率以廣東最高,次為廣西、福建、湖南、江西等省區。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