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孟慶福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小腦萎縮是一種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其癥狀多樣,治療方法也因病情而異。常見癥狀包括共濟失調、言語障礙、眼球震顫、肌張力減低等。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康復訓練、生活方式調整等。 1.癥狀: 共濟失調:表現為站立不穩、行走搖晃、動作笨拙。 言語障礙:說話緩慢、含糊不清,甚至出現吟詩樣語言。 眼球震顫:眼球不自主地來回擺動。 肌張力減低:肌肉松弛,力量減弱。 認知功能障礙:如記憶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等。 2.治療: 藥物治療:丁螺環酮可改善共濟失調癥狀;胞磷膽堿鈉能營養神經;維生素 B 族有助于神經功能恢復。但藥物使用需遵醫囑。 康復訓練:通過平衡訓練、步態訓練等提高運動能力。 生活方式調整:保持充足睡眠,均衡飲食,戒煙戒酒。 心理支持:幫助患者減輕心理壓力,增強治療信心。 中醫治療:如針灸、推拿等,可能有一定輔助作用。 小腦萎縮的治療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患者和家屬需要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方案,同時關注病情變化,定期復查,以提高生活質量。
2025-01-20 00:09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腦萎縮起病較為緩慢,呈進行性加重,多數病人的發病日期難以明確肯定。其臨床的表現與腦萎縮發生的部位及程度有關。其中彌漫性大腦皮層萎縮以癡呆、智能減退、記憶障礙、性格改變、行為障礙為主。有的伴有偏癱和癲癇發作?;颊呖梢栽囋囀褂蒙窠浗M織修復的方法進行治療,這種療法能夠產生各種因子、酶等來再次促進腦神經及細胞的生長發育。
2016-02-16 06:22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立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治療指導:小腦萎縮是一種以損害脊髓及小腦為主、慢性、進行性腦部疾病,多為家族遺傳。由于病灶范圍和發展過程不盡相同,小腦萎縮的臨床征群亦有多種類型,其主要癥狀為走路不穩、動作不靈、握物無力、言語不清,有的患者頭暈、頭重、頭脹、頭痛,伴有復視或視物模糊,吞咽發嗆,書寫顫抖,大小便障礙等.治療建議:當前治療小腦萎縮一般采用物理加中醫中藥的科學方法,通過針對性用藥能短時間內修復患者受損腦細胞,疏通腦血管恢復腦部病灶供血供氧,激活受損“休眠”腦組織細胞,促進腦細胞新生,達到逐步恢復的效果。
2016-02-15 21: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