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鏡檢查胃底胃體見散在糜爛嚴重嗎咋治
昨天我爸爸做胃鏡檢查報告是食管,噴門未見異常,胃底,胃體粘膜光整,未見腫物與潰瘍,粘液也清亮,量中等,見散在糜爛,幽門圓,十二指腸球部未見異常。請問這些癥狀嚴重嗎,該吃什么藥來治療,謝謝各位朋友。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胃鏡檢查發現胃底胃體散在糜爛,一般不算特別嚴重。但仍需重視,可能與飲食、幽門螺桿菌感染、藥物、精神因素、胃酸分泌過多等有關。 1.飲食:長期不規律飲食、喜食辛辣刺激食物等,可能損傷胃黏膜導致糜爛。應調整飲食,規律進食,清淡為主。 2.幽門螺桿菌感染:這是常見原因之一。若感染,需進行四聯療法,如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奧美拉唑、枸櫞酸鉍鉀。 3.藥物:某些藥物如非甾體抗炎藥可能引起。需遵醫囑調整用藥。 4.精神因素:長期精神緊張、焦慮等,可影響胃黏膜血液循環。要注意調節情緒,保持良好心態。 5.胃酸分泌過多:可使用抑酸藥如雷貝拉唑、蘭索拉唑等來減少胃酸分泌。 總之,發現胃底胃體散在糜爛后,應及時就醫,明確原因,并在醫生指導下進行治療。同時注意飲食和生活習慣的調整。
2025-01-19 18:33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魁廣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慢性淺表性胃炎是一種最常見的慢性疾病,患者可有不同程度的消化不良癥狀,進食后上腹部不適、隱隱作痛,可伴噯氣、惡心、泛酸,偶有嘔吐,一般癥狀輕微,有的甚至無明顯癥狀,分為單純型、充血型、糜爛型、出血型
2016-02-16 04:51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峰 醫師
上海市松江區新浜鎮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反流性食管炎是因為胃內容物反流至食管引起,俗稱“燒心病”,因為正常情況下胃酸只存在于胃中,當反流人食管時灼燒或刺激食管而產生“燒心感”。常常發生于飯后,因為食管括約肌帳力減弱或胃內壓力高于食管而引起。胃內容物長期反復刺激食管黏膜,尤其是食臂下段黏膜而引起炎癥,該病經常與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或食道裂孔疝等病并存,但也可單獨存在。根據癥狀不同,分別屬于中醫“吞酸”、“吐酸”、“噎證”、“胸痹”等病證。一般用藥:西沙必利(cisapride)通過腸肌叢節后神經能釋放乙酰膽堿而促進食管、胃的蠕動和排空,從而減輕胃食管反流。10~20mg,每天3~4天,不良反應極少。2.慢性胃炎系指不同病因引起的各種慢性胃粘膜炎性病變,是一種常見病,也是部隊多發病之一,其發病率在各種胃病中居首位。自纖維內鏡廣泛應用以來,對本病認識有明顯提高。慢性胃炎常有一定程度的萎縮(粘膜喪失功能)和化生,常累及賁門,伴有G細胞喪失和胃泌素分泌減少,也可累及胃體,伴有泌酸腺的喪失,導致胃酸,胃蛋白酶和內源性因子的減少。慢性胃炎分類:①淺表性胃炎(superficialgastritis) 炎癥僅及胃粘膜的表層上皮,包括糜爛、出血、須指明是彌漫性或局限性,后者要注明病變部位。②萎縮性胃炎(atrophicgastritis), 炎癥已累粘膜深處的腺體并引起萎縮,如伴有局部增生,稱萎縮性胃炎伴過形成(hyperplasia)。
2016-02-16 04:33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
Q: 春節如何防范胃病復發? -
Q: 胃炎病人適合通過哪些食物補充蛋白質? -
Q: 打嗝燒心胃痛應怎樣有效治療 -
Q: 喉嚨堵與胃炎是否存在關聯? -
Q: 慢性淺表性胃炎伴糜爛應如何應對 -
Q: 喉嚨堵與胃炎是否存在關聯? -
Q: 如何有效防治胃炎且避免其復發? -
Q: 淺表性胃炎看中醫效果如何 -
Q: 半夜餓時胃痛是何原因? -
Q: 如何有效防治胃炎使其不再發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