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孟慶福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狂犬病一般不存在不發作的情況。狂犬病是一種由狂犬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一旦感染,病毒會侵襲神經系統,導致嚴重后果。主要因素包括病毒特性、感染程度、處理及時性、個體免疫狀態和病毒潛伏期等。 1. 病毒特性:狂犬病毒具有很強的嗜神經性,容易在神經系統中復制和傳播。 2. 感染程度:感染的病毒量越大,發病風險越高。 3. 處理及時性:被咬傷后及時規范處理傷口和接種疫苗,能有效降低發病概率,但不能完全杜絕發病。 4. 個體免疫狀態: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更容易發病。 5. 病毒潛伏期:潛伏期長短不一,但潛伏期并非不發病,只是癥狀尚未顯現。 總之,狂犬病一旦感染,發作的可能性極大,且病死率幾乎 100%。因此,被動物咬傷或抓傷后,務必及時進行正確處理和預防接種。
2025-01-19 15:09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有學者統計發現就是被真正的狂犬或其它瘋動物咬傷,且沒有采取任何預防措施,結果也只有30%-70%的人發病。被狂犬咬傷后是否發病有很多影響因素:1.要看進入人體的狂犬病毒的數量多少,如果瘋狗咬人時處于發病的早期階段,它的唾液中所帶的狂犬病毒就比處于發病后期時少;2.咬傷是否嚴重也影響被咬的人是否發病。大面積深度咬傷就比傷口很小的淺表傷容易發病;3.多部位咬傷也比單一部分咬傷容易發病,且潛伏期較短。4.被咬傷后正確及時的處理傷口,是防治狂犬病的第一道防線,如果及時對傷口進行了正確處理,和抗狂犬病暴露后治療,則可大大減少發病的危險。5.通過粘膜感染發病較咬傷皮膚感染發病難,而且病例較多呈抑郁型狂犬病。6.瘋動物咬傷頭、面和頸部等那些靠近中樞神經系統的部位或周圍神經豐富的部位,較咬傷四肢者的發病率和病死率要高。7.抵抗力低下的人較抵抗力強的人更易發病。
2016-02-16 01:51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