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化驗四項指標異常說明了什么?
血液化驗中,我有四項指標超出范圍,一是嗜酸性粒細胞百分比低0.4%,二是紅細胞分布寬度變異系數低11.2%,三是平均血小板體積高11.6%,四是血小板分布寬度高17.6%.請問這些說明身體有什么問題嗎?嗜酸性細胞百分比偏低的原因?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血液化驗中四項指標異常,包括嗜酸性粒細胞百分比低、紅細胞分布寬度變異系數低、平均血小板體積高、血小板分布寬度高。這些指標的異??赡芘c多種因素有關,如生理狀態、疾病影響、藥物作用、檢驗誤差等。 1. 嗜酸性粒細胞百分比低:常見于急性感染的恢復期、長期使用腎上腺皮質激素等。如果只是輕微偏低且無其他異常,一般意義不大。但如果伴有其他癥狀,如發熱、咳嗽等,可能提示存在嚴重感染或免疫性疾病。 2. 紅細胞分布寬度變異系數低:可能是由于造血功能良好,紅細胞大小較為均勻。但也可能是某些貧血疾病經過治療后的表現。 3. 平均血小板體積高:可見于血小板破壞增加但骨髓代償功能良好的情況,如免疫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也可能是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等疾病的表現。 4. 血小板分布寬度高:可能是血小板生成加速,如特發性血小板增多癥;也可能是慢性髓系白血病等疾病導致。 5. 檢驗誤差:采血過程不規范、儀器故障等也可能導致指標異常。 總之,僅這四項指標異常不能明確診斷某種疾病,需要結合臨床癥狀、其他檢查結果綜合判斷。如果對結果有疑慮,建議及時咨詢醫生,必要時進一步檢查。
2025-01-19 13:23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魁廣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你好,根據你的描述看,血常規檢測嗜酸性粒細胞比率,嗜酸性粒細胞和紅細胞分布寬度都偏低,沒有問題,無需治療。嗜酸性粒細胞屬于白細胞分類,含量本來就很低,增高多見于病毒感染,偏低沒有臨床意義的,紅細胞分布寬度是儀器計算出的數值,只要紅細胞,血紅蛋白正常,偏低沒有意義,無需治療
2016-02-16 16:30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1).過敏性疾?。褐夤芟?、藥物過敏、蕁麻疹、食物過敏、血管神經性水腫、血清病等外周血嗜酸性粒細胞增多可達10%以上 (2).寄生蟲?。貉x病、蛔蟲病、鉤蟲病等血中嗜酸性粒細胞增多,常達10%或更多。某些寄生蟲感染患者嗜酸性粒細胞明顯增多,倒置白細胞總數高達數萬,90%以上為嗜酸性粒細胞,為嗜酸性粒細胞型類白血病反應 ?。?).皮膚?。喝鐫裾睢兠撔云ぱ住⑻彀挴?、銀屑病等可見外周血嗜酸性粒細胞輕中度增高 ?。?).血液?。喝缏粤<毎籽 ⑹人嵝粤<毎籽 ⒘馨土?、多發性骨髓瘤、嗜酸性粒細胞肉芽腫等,外周血嗜酸性粒細胞可有不同程度增高,有的可伴有幼稚嗜酸性粒細胞增多
2016-02-16 10:32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強 醫師
濰坊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嗜酸性粒細胞的正常值成人(0.02~0.5)×109/L(1%~6%)。由于嗜酸粒細胞在白細胞中所占百分率較低故其減少多無臨床意義.見于長期應用腎上腺皮質激素或腎上腺皮質激素分泌增加,某些急性傳染?。ㄈ鐐┑募毙云?但傳染病的恢復期嗜酸性粒細胞應重新出現.如嗜酸性粒細胞持續下降,甚至完全消失,則表明病情嚴重.嗜酸性粒細胞偏低,在勞動、寒冷、饑鋨、精神刺激等情況下,交感神經興奮,通過下視丘刺激垂體前葉,產生促腎上腺皮質激素使腎上腺皮質產生腎上腺皮質激素。腎上腺皮質激素可阻止骨髓釋放嗜酸性粒細胞,并促使血中嗜酸性粒細胞向組織浸潤,從而導致外周血中嗜酸性粒細胞減少。
2016-02-16 06:50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