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月男童左側睪丸及腹股溝有腫塊,咋治?
患者性別:男患者年齡:12月問題描述:左側睪丸上方有腫塊,陰囊收縮時不明顯,時大時小,孩子無不良反應.腹股溝處有時也有腫塊.請問這需要手術嗎?如果手術,多大進行?中醫可以治愈嗎?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史東岳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12 個月男童左側睪丸上方及腹股溝處有腫塊,時大時小,無不良反應。可能是鞘膜積液、疝氣等原因導致。治療方法包括觀察、藥物治療、手術治療等,具體取決于病情嚴重程度和發展情況。 1. 疾病判斷:需進行詳細的體格檢查、超聲檢查等,以明確腫塊性質。若是鞘膜積液,多為先天性;若是疝氣,可能因腹壁薄弱引起。 2. 觀察隨訪:若腫塊較小,無明顯癥狀,可先觀察,定期復查。 3. 藥物治療:一般藥物作用有限,但如果有炎癥,可使用抗生素如頭孢克洛、頭孢呋辛酯等。 4. 手術時機:如果腫塊較大或有嵌頓風險,應及時手術。通常 1 歲后手術較為適宜。 5. 手術方式:常見的有疝囊高位結扎術、鞘膜翻轉術等。 6. 術后護理:保持傷口清潔,避免孩子哭鬧、劇烈運動。 總之,對于該男童的情況,應及時就醫,明確診斷,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以促進康復。
2025-01-20 02:35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裴旭亮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全科
-
鞘膜積液,中醫學稱為"水疝".臨床表現為陰囊的一側或兩側腫大如水晶,不紅不熱,下控睪丸,上引小腹,瘙癢流水或寒濕之邪,久郁化熱,亦可見陰囊紅腫,小便短赤等證.多因厥陰肝經之脈不得疏利,復受寒濕或濕熱郁結所致.方一配方五倍子,枯礬各10--15克.用法上藥共研粗末,加清水300-400毫升煎熬,去渣取液,倒入碗內,待微溫時,把陰囊全部浸泡在藥液中,每次浸泡20-30分鐘.每日1劑,浸泡2-3次.下次用時將藥液加溫,用藥前先用溫開水洗凈外陰部.功效收斂消腫.適用于小兒原發性和繼發性睪丸鞘膜積液,精索鞘膜積液,交通性鞘膜積液等.方二配方金銀花,蟬蛻各30克,紫蘇葉15克.用法上藥加清水,煎2次,去渣,兩汁混合倒入碗內,待溫先浸后洗陰囊,每次浸泡30分鐘.每日1劑,浸洗2-3次.功效祛風,清熱,消腫.適用于小兒鞘膜積液.方三配方肉桂6克,煅龍骨,五倍子,枯礬各15克.用法先將上藥搗碎,加清水約700毫升煎煮沸30分鐘,將藥液倒入碗內,待溫與皮膚溫度相近時,把陰囊全部放入藥液內浸洗30分鐘.每日浸洗2次,2日1劑,連用8劑.功效溫經,收濕,消腫.適用于睪丸鞘膜積液.組成母丁香粉40克,壓粉裝瓶備用.用法先將肚臍洗凈擦干,取2克藥粉放入肚臍中,然后蓋敷料1塊,用膠布固定,每隔2天換藥1次,20天為1療程,間歇10天,再行第2療程.祝你早日康復!
2016-02-16 09:14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鞘膜積液? 正常睪丸鞘膜囊內有少許漿液存在,有滑潤作用,能使睪丸在其中自由滑動,而囊壁有吸收和分泌的功能,使其容量保持正常,吸收分泌功能失調而至鞘膜腔積液。其臨床重要性在于鞘膜腔內長期積液,內壓增高則可導致睪丸缺血以致睪丸發育及功能改變。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