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因結腸癌去世,爺爺曾大便出血,我 33 歲該如何體檢?
我父親是因為結腸癌出去的,據我父親說,爺爺當年也大便出過血,但舊社會沒錢醫,用土辦法托好了,所以不知是何病,還活到了80多歲。我想問下,我今年33歲了,是否需要每年去體檢,或者每2年。掛什么科,一般查些什么?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結腸癌有一定的遺傳傾向,對于您的情況,33 歲時定期體檢是很有必要的。體檢頻率可根據個人情況而定,一般 1-2 年一次。體檢可掛消化內科或腫瘤科,檢查項目包括腸鏡、腫瘤標志物、腹部超聲、大便潛血等。 1. 腸鏡:能直接觀察腸道內部情況,發現息肉、腫瘤等病變。 2. 腫瘤標志物:如癌胚抗原(CEA)、糖類抗原 19-9(CA19-9)等,有助于早期篩查腫瘤。 3. 腹部超聲:可查看腹部器官有無異常,包括肝臟、胰腺等。 4. 大便潛血:檢測大便中是否有微量血液,提示腸道出血。 5. 血常規:了解白細胞、紅細胞、血小板等情況,排查貧血等問題。 6. 胸部 CT:篩查胸部有無病變,如肺部腫瘤。 總之,定期體檢有助于早期發現疾病,即使有家族病史也能做到早診斷、早治療,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
2025-01-20 01:53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直腸癌雖然化療8個療程也容易復發,有復發可能。建議術后采用中醫動態的療法服中藥殺死癌細胞,改變直腸環境,提高免疫力,達到康復不再復發的目的。手術固然能切除癌腫,但還有殘癌、或區域淋巴結轉移、或血管中癌栓存在等,復發轉移幾率非常高。運用中醫中藥術后治療,才可以實現不復發、不轉移
2016-02-16 16:31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