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中頻繁漫出口水,尤其睡覺時明顯,為何?
問題描述:總感覺口里不一會就有一口口水漫也漫無邊際,吞了之后不一會又漫出一口口水,不知是怎回事?晚上躺在床上睡覺時特明顯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賀濤 主治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口中頻繁漫出口水,睡覺時更明顯,可能由多種因素導致,如口腔疾病、消化系統問題、神經調節異常、藥物副作用、不良習慣等。 1.口腔疾病:牙齦炎、牙周炎等炎癥刺激,會使唾液分泌增多。要注意口腔衛生,定期洗牙。 2.消化系統問題:如胃食管反流病,胃酸反流刺激口腔,引起口水增多。可通過調整飲食,避免刺激性食物,必要時服用奧美拉唑等藥物治療。 3.神經調節異常:精神緊張、焦慮等情緒可能影響神經調節,導致唾液分泌失衡。需調整心態,必要時進行心理疏導。 4.藥物副作用:某些藥物如抗抑郁藥、降壓藥等可能有此副作用。如情況嚴重,需咨詢醫生調整用藥。 5.不良習慣:長期單側咀嚼、張口呼吸等不良習慣也可能影響唾液分泌。應糾正不良習慣。 總之,口中頻繁漫出口水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如果這種情況持續存在或伴有其他不適,建議及時就醫,明確原因,進行針對性治療。
2025-01-20 07:20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睡覺流口水是因為患有神經官能癥或其它引起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的疾患,副交感神經活動相對亢進,胃腸蠕動加強,唾液及其它消化液的分泌增加,加上入睡后吞咽動作有粘膜潰瘍,舌炎等疾患,由于慢性炎癥的刺激,也可使唾液分泌增加.還有,睡眠時由于體位的關系,側身睡,頭偏向一側,也容易流口水.當然,這種情況的口水流量較少.成年人流口水是脾胃功能失調的一種表現,這種情況常見于脾胃運動功能減弱,水濕停留,脾胃濕熱或胃里存食下降,胃熱上蒸,即所謂的“胃不和則臥不安”.首先不要有精神負擔,先到正規醫院去檢查,要針對流口水的原發疾病予以治療,例如神經官能癥,口腔炎癥等;其次,要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飯后不要立即就寢,晚飯不要吃得過多或過多食用油膩,粘糯等不易消化的食物;第三,養成飯后漱口,睡前刷牙等良好的衛生習慣,以減少口腔內炎癥的發生.另外,睡前也不要做劇烈的運動或過度用腦.
2016-02-16 22:54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華卿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在正常的情況下,我們睡著后不會流口水,若經常有此現象,即顯示身體腎虛氣虛,其中偏向陽虛.平日可多服食健脾固腎的中藥調補,如蓮子,芡實和淮山藥,如無口干口苦,可加黨參.睡覺的時候流口水,可能是一些“小問題”引起的,需要引起大家注意.首先,可能是睡覺姿勢不當.像趴在桌子上睡,側臥位睡覺,都容易引起流口水.其次,口腔內的炎癥也會促進唾液分泌.如口腔被細菌感染,疼痛明顯,容易流口水,需要局部用藥促進潰瘍愈合,流口水的情形會自動消失.牙齒畸形是引起睡覺時流口水的第三個原因.尤其是凸面型牙齒畸形的患者,前牙向前凸出較明顯,常出現開唇露齒,睡覺時唇部很難完全覆蓋前牙面,上下唇常自然分開,就容易流口水.這類患者最好盡快矯正牙齒.除了上述口腔問題外,還有些全身性疾病也可能引起睡覺時流口水.一些神經官能癥或其他可能引起植物神經紊亂的全身疾病患者,睡覺時也可能出現副交感神經異常興奮的情況,會使大腦發出錯誤信號,引起唾液分泌增加.另外,像服用某些抗癲癇類藥物的副作用之一,就是流口水,選擇藥物時需要注意.口水,醫學上叫做唾液,為無色,透明,有咆沫,稍混濁的液體.唾液分泌量和尿量相似,平均每日約為一千五百毫升.
2016-02-16 21:10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中醫觀點(我是中醫專業的):流口水是脾氣虛弱的表現.有苦味是心火的表現,估計您最近心理壓力很大,或者焦慮,心緒不寧,等等.您需要補益脾氣,吃些大棗蓮子粥即可.其實最好的辦法是好好的休息+消除精神壓力.這是我個人觀點~僅供您參考:)
2016-02-16 20:37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在中醫看來這可能是脾虛的原因,治療,可吃些人參健脾丸治療,平常注意勞逸結合,適當參加戶外體育鍛煉,
2016-02-16 18:54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小兒流涎癥? 小兒流涎也就是流口水,是指口中唾液不自覺從口內流溢出的一種病癥。一般來講,1歲以內的嬰幼兒因口腔容積小,唾液分泌量大,加之出牙對牙齦的刺激,大多都會流口水。隨著生長發育,大約在1歲左右流口水的現象就會逐漸消失。如果到了2歲以后寶貝還在流口水,就可能是異常現象,如腦癱、先天性癡呆等。另外,寶貝患口腔潰瘍或脾胃虛弱,也會流涎不止。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