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中藥和烏雞白鳳丸后咽喉干、大便異常怎么回事
我今天咽喉只是干干的,老是要喝水,這幾天大便也是青黑色的,比較干燥,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我前幾天喝過中藥和烏雞白鳳丸!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海龍 醫師
邢臺市威縣第二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喝中藥和烏雞白鳳丸后出現咽喉干、大便青黑干燥,可能是藥物影響、飲食不當、上火、水分攝入不足、腸道疾病等原因所致。 1. 藥物影響:部分中藥成分可能會引起身體的一些反應,如導致腸道蠕動變化,影響大便性狀,或引起咽喉干燥。 2. 飲食不當:近期食用過多辛辣、油膩食物,可能導致腸胃負擔加重,影響消化,出現大便干燥和咽喉不適。 3. 上火:體內火氣旺盛,易使身體水分消耗增加,出現咽喉干,也可能影響腸道津液,導致大便干燥。 4. 水分攝入不足:日常飲水量過少,會使咽喉黏膜缺水發干,腸道內水分缺乏,大便變得干燥。 5. 腸道疾病:如結腸炎等腸道炎癥,可能影響腸道正常功能,導致大便異常,有時也會伴隨咽喉干燥等全身癥狀。 如果這種情況持續不緩解或加重,建議及時就醫,進行相關檢查,如大便常規等,以明確原因,并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同時,注意飲食清淡,多喝水,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
2025-01-20 03:36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魁廣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根據這些情況,如果你飲食上沒有特殊的改變建議你到醫院檢查血尿常規和血糖,因為糖尿病的主要診斷是多飲,多食,多尿,伴體重減輕。不要耽誤了!
2016-02-17 02:20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孔書雪 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口干你好,首先你的癥狀是口干想喝水,程度達到半夜喝醒的程度,這是不正常的,建議你到醫院去仔細的檢查一下,做到有病早治,無病預防.首先查查內分泌科的疾病,如糖尿病,血糖包括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初步篩查下是不是有糖尿病的可能,糖尿病的典型癥狀是三多一少,即是多飲,多尿,多食,伴體重減輕.若醫院診斷糖尿病,那么建議你早日治療,糖尿病不可怕,但糖尿病的并發癥就很可怕了,所以早日治療,可以很好的控制血糖,防止心腦血管等并發癥的發生.檢查后糖尿病的診斷不成立,那么建議你到風濕免疫科,查查免疫系統的疾病,如干燥綜合癥,此病多見于女性,早期干燥綜合癥的臨床表現就是口干,眼干,平時總想喝水.干燥綜合癥早期治療也可將疾病控制的很好,定期去醫院復查!當然還有其他疾病可以引起口干,還得逐一篩查,建議早日到醫院就診.祝你早日康復!
2016-02-17 01:52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孟慶福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好.從你的情況和年齡考慮,可能是高血糖導致的糖尿病.糖尿病在臨床上以高血糖為主要特點,典型病例可出現多尿,多飲,多食,消瘦等表現,即“三多一少”癥狀.糖尿病與高血壓,肥胖以及遺傳免疫因素等有一定的關系.根據你的情況,建議你可以自測一下血糖或者去醫院測一下血糖,高血糖的診斷標準:空腹血糖:7.1mmol/l;餐后血糖:11.1mmol/l.然后再重復測量一次,如果結果仍高于上述正常值,則可診斷為糖尿病.糖尿病的引起多種并發癥:如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可致失明;糖尿病足;以及各個器官的疾病,是一種全身性的疾病.盡早診斷,查明病因,對癥治療,以防止疾病進一步惡化.預防措施為:生活規律,不暴飲暴食,吃飯細嚼慢咽,防止感染性疾病,不吃過量的抗生素,多加鍛煉少熬夜.
2016-02-16 20:35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口干多因陰虛津少,或氣虛陽弱,津液不承所致.陽虛津少者,治宜養陰生津,用六味地黃丸,增液湯,五汁飲等方.氣虛陽弱者,治宜益氣溫陽,用七味白術散,小建中湯,金匱腎氣丸等方.還要注意檢查是否是糖尿病.另外注意如果睡覺打鼾或是肺部疾病呼吸急促或是鼻炎張嘴呼吸都有可能導致的.
2016-02-16 19:15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干燥綜合征? 干燥綜合征又稱干燥綜合征(sicca syndrome),是一種以外分泌腺高度淋巴細胞浸潤為特征的自身免疾病。由于其免疫性炎癥反應主要表現在外分泌腺體的上皮細胞,故又稱自身免疫性外分泌腺體上皮細胞炎或自身免疫性外分泌病。臨床癥狀除有唾液腺和淚腺受損、功能下降而出現口干、服于外,尚有其他外分泌腺及腺體外其他器官受累而出現多系統損害的表現。其血清中存在多種自身抗體和高免疫球蛋白。在我國人群的患病率用不同的診斷標準為0.29%~0.77%,在老年人群中患病率為3%一4%。本病女性多見,男女比為1:9~1:20°發病年齡多在40~50歲,也見于兒童。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