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年中風后恢復不佳,05 年心臟換瓣,現如何治療和康復?
03年由于過度勞累和先天性心臟病引發(fā)的中風,當時左半身不能動。經過一年的藥物治療后左手能抬起來,左腳可以緩慢行走(現在也如此)。后就沒再到醫(yī)院治療過。05年10月做了心臟換瓣手術(現在一直在服用華法靈和另外利尿的兩種藥)。想問一下現在想治療的話應采取什么方法?如在家里的話怎么做才有利于恢復?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y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wèi)生院
一級
外科
-
中風后長期恢復不佳,心臟換瓣手術后的治療和康復需要綜合考慮多方面因素,包括康復訓練、藥物治療、飲食調整、定期復查、心理調適等。 1.康復訓練:進行針對性的康復訓練,如物理治療、作業(yè)治療、言語治療等,以改善肢體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物理治療可包括按摩、針灸、電療等,促進肌肉力量和神經功能恢復;作業(yè)治療幫助恢復手部精細動作和自理能力;言語治療改善語言和吞咽功能。 2.藥物治療:在醫(yī)生指導下,合理使用改善腦循環(huán)、營養(yǎng)神經的藥物,如銀杏葉提取物片、甲鈷胺片、胞磷膽堿鈉膠囊等。同時,繼續(xù)遵醫(yī)囑服用心臟相關藥物。 3.飲食調整:保持低鹽、低脂、低糖飲食,多攝入富含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的食物,如瘦肉、魚類、蔬菜和水果。 4.定期復查:定期進行心臟超聲、凝血功能、頭顱 CT 等檢查,以便及時發(fā)現問題并調整治療方案。 5.心理調適: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避免焦慮和抑郁,必要時尋求心理醫(yī)生幫助。 綜合采取上述措施,并持之以恒,有助于提高生活質量,促進身體功能的進一步恢復。但具體的治療和康復方案應根據個體情況,在醫(yī)生的指導下進行。
2025-01-17 02:20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yī)師
安都衛(wèi)生院
一級
內科
-
痰瘀互結,痹阻脈絡,積久難消,是中風患者不能順利康復而出現后遺癥半身不遂的主要原因之一,化痰活血通絡藥就是針對這一情況制定的。它以化痰祛瘀,活血通絡,改善肢體功能為重點,兼用益氣健脾養(yǎng)血之藥,照顧中風后遺癥氣血多有虧虛的特點,達到痰濁化、瘀血祛、經絡通、氣旺血行。治療方法用多種方法綜合應用是恢復患者肢體功能,提高臨床療效的可靠手段。在中風后遺癥半身不遂的治療中,應注意采用綜合措施,可用藥物治療,針灸、按摩療法,各種理療及作業(yè)療法、運動療法等結合起來使用。中藥選用:桑枝30g,丹參、雞血藤、牛膝、桑寄生、黨參各15g,當歸、地龍、赤芍、白術各12g,乳香、沒藥、膽南星、天竺黃、白花蛇、川芎各9g,半夏、甘草各6g。加減,水煎2次,早晚分服,每日1劑。水煎3次,加水3000ml,煮沸10分鐘后取汁倒盆內泡洗手足30分鐘,每早晚各泡洗1次。1個月為1個療程。針灸治療:取穴肩禺透臂nuo,腋縫透胛縫,曲池透少海,外關透內關,陽池透大陵,合谷透勞宮,環(huán)跳透風市,陽關透曲泉,陽陵泉透陰陵泉,絕骨透三陰交,昆侖透太溪,太沖透涌泉穴;強刺激,每日或隔日1次,10次為1個療程。按摩療法:取穴肩禺、曲池、外關、合谷、肩井、環(huán)跳、陽陵泉、承山、足三里、太溪、三陰交、涌泉穴。手法以捋法、按法、揉法、拿捏法為主。作業(yè)療法包括日常生活動作訓練、職業(yè)性勞動訓練和工藝勞動訓練三個方面。它可以直接增強患者的肌力,改善患者的關節(jié)活動度,加強各種感覺器官的協調,統一性及動作的計劃性,是中風后遺癥期康復中不可缺少的治療方法,對半身不遂者尤為適宜。
2016-02-17 07:35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yī)師
淮北口腔醫(yī)院
其他
內科
-
中風后遺癥多由中風日久不愈,出現半身不遂行動不變。治法:1、肝陽上亢,脈絡瘀阻所引起者:治法:平肝活血通絡法。平肝活血通絡法是中風后遺癥半身不遂的主要治療方法之一。其辨證依據為:患側肢休僵硬拘攣,活動障礙,頭暈頭痛,面赤耳嗚,舌質紅絳,舌苔薄黃,脈弦有力。方用天麻鉤藤飲、阿膠雞子黃湯和通經活血湯的基礎上加減。在平肝潛陽熄風的基礎上,重用活血化瘀通絡之藥,兼用益氣養(yǎng)血之品,以活血通絡為中心促進肢體功能康復為重點,達到肝陽平,瘀血化,氣血通的目的。藥用:桑枝30克,石決明24克,鉤藤、牛膝、白芍、杜仲、雞血藤、桑寄生、黃芪各15克,天麻、黃芩、生地、赤芍、當歸各12克,阿膠(烊化)、川芎、木瓜、穿山甲、鳥梢蛇各9克,雞子黃2個,水蛭粉6克(沖服),甘草6克。2、痰瘀互結,痹阻脈絡為主要發(fā)病機制者。辨證依據為:半身不遂,患側手足腫脹,心煩脘悶,惡心欲吐,納差,舌質暗紫,舌苔黃膩,脈弦滑。治法:化痰活血通絡法。化痰活血通絡法,就是針對這一情況制定的。也是中風后遺癥半身不遂的主要治療方法之一。它以化痰祛瘀,活血通絡,改善肢體功能為主點,兼用益氣健脾養(yǎng)血之品,照顧中風后遺癥氣血多有虧虛的特點,達到痰濁化,瘀血祛,經絡通,氣旺血行的目的。方用活絡效靈丹和小活絡丹的基礎上加減。藥用:桑枝30克,丹參、雞血藤、牛膝、桑寄生、黨參各15克,當歸、地龍、赤芍、白術各12克,乳香、沒藥、膽南星、天竺黃、白花蛇、川芎各9克、半夏、甘草各6克。
2016-02-16 21:57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yī)師
家庭醫(yī)生在線合作醫(y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請問以上內服的是怎么服用的,是飯后還是飯前?一天服用幾劑?一劑藥可以用幾次?雞子黃是雞蛋黃嗎?是鳥梢蛇還是烏梢蛇?謝謝你的回答!!!
2016-02-16 19:34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yī)師
家庭醫(yī)生在線合作醫(yī)院
其他
內科
-
中風后遺癥外用藥,藥用透骨草,紅花、伸筋草各30克,用法:上藥加水3000毫升,煮沸10分鐘,取汁倒入盆內,侵洗患肢。每次30分鐘,每日1劑,浸泡3次,連用1個月為1療程。
2016-02-16 16:27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y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先天性心臟病? 先天性心臟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以下簡稱先心病)是出生時就存在的心血管結構或功能異常。120個嬰兒中有1個有先天性心臟病,大多數先天性心臟病不嚴重。發(fā)病率約占存活嬰兒的0.4%~0.8%,未經治療者,約34%可在生后1個月內死亡。由于復合畸形或病情嚴重者常在生后早期夭亡,各年齡期所見的先心病病種有所不同。據國內外資料統計,先心病死于新生兒期以大動脈轉位為最多,其次是左心發(fā)育不良綜合征及導管前型主動脈縮窄。各類先心病的發(fā)病情況以室間隔缺損最多,其次為動脈導管未閉、法洛四聯癥和房間隔缺損等。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