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 歲男性顱骨修復術后傷口異常怎么辦
人體顱骨?咨詢一下人體顱骨.我父親今年54歲,7年前出車禍,右側顱骨破損,這個月初做了顱骨修復手術,用的是國產的鈦合金,直徑約6CM橢圓形,剛開始做完手術幾天后換藥的時候發現部分縫合處有發黑的跡象,醫生說比較麻煩,從來沒見過這種情況,醫生就隔天拆幾根線一直拆到出院,同時有去做一個星期的高壓氧,后來20天左右本來拆線出院了,在家呆了幾天,復檢前一天發現縫合處前端部分結的疤與皮膚交界處有幾個小小的白色膿包,擠了以后有一點點白色的那種濃一樣的液體,復檢的時候醫生要求住院預期10天,當天有將縫合處(已拆線)結疤的最后那里拆掉一點結的疤,疤底下沒發現有濃,當時推斷說前面那少部分結的疤底下有濃,(那干嘛不先拆那里的,搞不懂)說是需要重新讓它生長,接下來就是隔天這樣的拆一點,家屬去問他情況,他說比較麻煩,從來沒見過這種情況,不行就要把鈦合金取掉,然后還說了一句話:要看他的命了!?!?!?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54 歲男性顱骨修復術后出現傷口發黑、有白色膿包等異常情況,可能與多種因素有關,如感染、排異反應、局部血運不良、傷口愈合不良、基礎疾病影響等。 1. 感染:手術傷口容易受到細菌侵襲,引發感染,導致傷口紅腫、化膿。需要進行抗感染治療,如使用頭孢呋辛、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等抗生素。 2. 排異反應:患者自身免疫系統可能對鈦合金材料產生排異,影響傷口愈合。可通過藥物調節免疫,如糖皮質激素等,但需嚴格遵醫囑。 3. 局部血運不良:手術區域的血液供應不足,影響組織修復。改善局部血液循環,可采取物理治療,如紅外線照射等。 4. 傷口愈合不良:患者自身的營養狀況、年齡等因素可能導致傷口愈合緩慢。應加強營養支持,補充蛋白質、維生素等。 5. 基礎疾病影響:若患者有糖尿病等基礎疾病,會影響傷口的恢復。要積極控制基礎病,穩定血糖水平。 總之,顱骨修復術后傷口出現異常需要綜合考慮多種因素,采取針對性的治療措施。患者及家屬應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密切觀察傷口變化,促進傷口盡快恢復。
2025-01-19 11:42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孔書雪 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你好,常見的人體頭顱畸形:1.小顱小兒囟門多在12~18個月內閉合,如過早閉合可形成小頭畸形,這種畸形同時伴有智力發育障礙。2.尖顱亦稱塔顱,頭頂部尖突高起,造成與顏面的比例異常,這是由于矢狀縫與冠狀縫過早閉合所致。見于先天性疾患尖顱并指(趾)畸形,即ApeI‘t綜合征。3.方顱前額左右突出,頭頂平坦呈方形,見于小兒佝僂病或先天性梅毒。4.巨顱額、頂、顳及枕部突出膨大呈圓形,頸部靜脈充盈,對比之下顏面很小。由于顱內壓增高,壓迫眼球,形成雙目下視,鞏膜外露的特殊表情,稱落日現象,見于腦積水。
2016-02-17 08:36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人體頭顱是人體最重要的部位。頭部有著腦這一最大的神經中樞。人體的頭部包含著腦以及我們大多數的感覺器官。如:眼,耳,鼻和舌等。頭部還包含著牙,唇及口。我們的口腔通過張開和關閉的運動來攝入食物和說話。喉屬于頭和頸的連接處。頭皮是覆蓋于顱骨之外的軟組織,在解剖學上可分為五層: 皮膚層:較身體其他部位的厚而致密,含有大量毛囊、皮脂腺和汗腺。含有豐富的血管和淋巴管,外傷時出血多,但愈后較快。 皮下組織層:由脂肪和粗大而垂直的纖維束構成,與皮膚層和帽狀腱膜層均由短纖維緊密相連,是結合成頭皮的關鍵,并富含血管神經。 帽狀腱膜層:帽狀腱膜層為覆蓋于顱頂上部的大片腱膜結構,前連于額肌,后連于枕肌,且堅韌有張力。 腱膜下層:由纖細而疏松的結締組織構成。 骨膜:緊貼顱骨外板,可自顱骨表面剝離。
2016-02-17 04:56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