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曉嵐 主治醫師
廣東省中醫院
三級甲等
兒科
-
孩子老是吐奶,可能由以下因素導致,如生理結構未完善、喂養不當、腹部著涼、疾病影響、過敏等。身體不適時,應盡快尋求專業醫療意見,遵循醫生的建議進行治療,切莫自行開處方。
2018-11-27 19:48
1. 生理結構未完善:孩子賁門括約肌發育不成熟,胃容量小且呈水平位,容易導致吐奶。
2. 喂養不當:喂奶量過多、喂奶速度過快、喂奶間隔時間不合理等,都可能引起吐奶。
3. 腹部著涼:孩子腹部受寒,胃腸功能紊亂,會增加吐奶的發生幾率。
4. 疾病影響:如胃腸道感染、胃食管反流病等,可引發頻繁吐奶。
5. 過敏:對奶粉中的某些成分過敏,也可能出現吐奶現象。
總之,孩子老是吐奶需要綜合判斷原因。家長要注意觀察孩子的情況,采取正確的喂養和護理方式。如果吐奶情況嚴重或伴有其他異常癥狀,應及時帶孩子到正規醫院就診。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這么大的小孩由于呈水平位置,賁門肌肉發育的不好較松池,所以奶后溢奶,吐奶發易發生,對孩子影響不大,一般吐后仍繼續吃奶,基本上不影響體重增長。奶后立起來拍后背,多立一會,放下時最好右側臥位,枕頭略抬高點,慢慢不吃藥也會好的。
2016-02-17 09:41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吐奶是消化系統最常見的癥狀。吐奶包括嘔吐和溢奶。如一兩口奶水返流口腔屬于溢奶,不屬于嘔吐,不影響生長發育,隨著年齡的增長,一般出生后6個月左右消失。 新生兒胃容量小,呈水平位,食管較松弛,而與食管連接的賁門括約肌發育較差,腸蠕動的神經調節功能,分泌胃酸及蛋白酶的功能也較差,使新生兒尤其早產兒很容易發生嘔吐。 最常見的嘔吐發生于喂養不當,約占新生兒嘔吐的1/4。主要是由于喂奶過多,濃度不當,奶溫不合適,奶頭孔過小,喂奶后馬上平臥,過多過早地翻動小兒,劇烈哭鬧等也可引起嘔吐。 輕微的嘔吐和溢奶對機體影響不大,反復嘔吐導致水電解質和酸堿平衡紊亂,表現為脫水、驚厥、昏迷。劇烈的嘔吐可使嘔吐物吸入氣管,引起吸入性肺炎,堵塞體弱兒和早產兒的氣道,造成窒息死亡。
2016-02-16 22:31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可以給寶寶少量多次喂奶,必要時服用嗎丁啉混懸液,有助于止吐。醫生詢問:
2016-02-16 17: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