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發性高血壓患者能否懷孕及相關事宜
一直都想要一個寶寶,可是我有高血壓,老公很心疼我,怕我的身體吃不消,可是他越這樣對我,我越對他有愧,越想給他生個寶寶,最后我們夫妻經過磋商,看看醫生的意見在行決定,麻煩醫生給些建議。有原發性高血壓的患者能不能懷孕?有什么危險?怎么預防?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原發性高血壓患者能否懷孕,取決于病情控制情況、臟器功能、藥物使用、孕期管理及遺傳因素等。 1. 病情控制:若血壓能穩定控制在正常范圍,懷孕風險相對較低。但血壓波動大或居高不下,懷孕風險增加。 2. 臟器功能:需評估心、腎等重要臟器功能。若存在臟器損傷,懷孕可能加重損害。 3. 藥物使用:部分降壓藥在孕期可用,如拉貝洛爾、硝苯地平、甲基多巴等,但某些藥物可能影響胎兒,需調整用藥。 4. 孕期管理:包括定期產檢、監測血壓、調整生活方式等。 5. 遺傳因素:高血壓有一定遺傳傾向,需關注胎兒健康。 總之,原發性高血壓患者懷孕有一定風險,但并非絕對禁忌。關鍵在于孕前充分評估,孕期嚴密監測和管理,以保障母嬰安全。
2025-01-19 20:48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如果說是有高血壓的話,那么懷孕是比較危險的,因為你懷孕以后,你的血容量會急劇增加的,這樣就會加重你的高血壓情況的。因此建議的話就是說你現在的情況只能是先吃高血壓藥物控制血壓在正常范圍內,然后先懷孕吧,懷孕期間要多檢測,如果說會出現妊高癥,那么要及時的終止妊娠的,其他就沒有什么了。
2016-02-17 06:44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引起孕婦高血壓有兩種情況,1是生理性因素,2病理性因素。但不管哪種因素,都是增加分娩時的危險性。因此,孕婦一旦發現血壓升高,就得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一、加強產前檢查:二、積極降壓治療:孕婦治療高血壓不能單憑降壓藥物,因為過多地服用降壓力量較強的降壓藥物,對孕婦或胎兒的健康不利,也不宜過多應用鎮靜藥。一般比較安全的藥物是利血平、降壓靈或復方降壓片等,也可用中藥野菊花、羅布麻等。同時孕婦應保持心情愉快,避免精神刺激與情緒激動;保證充分睡眠和注意休息;飲食不宜太咸,每天食鹽量不得多于半小匙,防止水腫,一旦發生水腫,應用雙氫克尿塞等利尿藥物。如果孕婦到妊娠中期或后期因為妊娠高血壓綜合征造成嚴重高血壓者,有時也需要中止妊娠或采取手術等方式提早分娩,以免發生危險。
2016-02-16 19:20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你好,做母親是我們每一個女人的驕傲,遺憾的是你的情況現在不適合急與懷孕
2016-02-16 18:57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孟慶福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高血壓病是當今世界引人矚目的流行病,而且越是工業發達的國家患病率越高。我國的高血壓患病率已由解放初期的6%上升到10%左右。高血壓病與生活方式密切相關。那么生活中有哪些危險因素,哪些人容易患高血壓病?1.胖子容易患高血壓人體肥胖主要由于全身皮下脂肪增多使體重增加,血容量也增加,使心臟負擔加大和血管阻力增加,故此易發生高血壓。2.喜歡吃咸的人容易得高血壓食鹽含有鈉,吃咸多,攝入的鈉就多,鈉把身體內的水分牽制住,使血的容量增大,從而造成高血壓。3.飲酒多的人容易得高血壓喝白酒每天超過二兩,久而久之造成酒精在體內損害動脈血管使動脈硬化,血壓升高,如果同時又吸煙則加重血壓的升高。4.精神長期緊張和性子急的人容易得高血壓長期給不良刺激,如精神緊張、情緒激動、焦慮過度、噪音等,加上體內生理調節不平衡,大腦皮層高級神經功能失調,空易發生高血壓。瘦人雖不像胖人血容量大,但還可因其他因素造成高血壓。瘦人萬萬不可忽視自己的血壓。5.高血壓遺傳因素約占30%。有高血壓家族史的人,又有不良嗜好和不良的刺激,常容易發生高血壓。但如果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如少吃鹽、不吸煙、不飲酒、不肥胖,同樣可以不得高血壓。隨著年齡增加,血管彈性差,小動脈阻力增加,因而血壓隨之增高。持久的高血壓會使動脈壁損傷和變化又加重動脈硬化,二者互為因果關系,故老年人容易發生高血壓。高血壓病人藥物治療十分重要,病人要遵照醫生指導用藥,記住自己的常用藥不可濫用藥,以免發生不測,治療時間越早越好,臨界高血壓就應該開始治療。高血壓病人服藥須知:堅持每天用藥,即使病情好轉,仍應服維持量。睡前不要服降壓藥,防止入睡血壓下降,腦血量減少,速度減慢,容易形成腦血栓。服用降壓藥期間,慎用或禁忌麻黃素、止咳定喘丸、川貝精片等藥物。人參含有抑制體內脂肪分解物質,有高血壓的人應慎用。高血壓病人的調養十分重要,用藥治療的同時,輔以生活、環境、精神等方面治療。注意飲食,低鹽(每日5克),低動物脂肪。高血壓、冠心病人中的肥胖者,由于體內的脂肪過多,壓迫心肌、會增加心臟的負擔。所以,肥胖的高血壓、冠心病人,首先要節制飲食,以素食為主,才能達到控制體重。體重減輕了,血壓也會降低。選擇低熱量食品,多吃低脂肪食品,盡量食植物油。因為植物油含不飽和脂肪酸,血漿中的膽固醇就會下降,可以減少高血壓,冠心病的發作。動物脂肪、肝、腦、心、腎、黃油、骨髓、魚子、乳脂等食品,含膽固醇高,宜少吃或不吃。適當運動,量力而行,可選擇運動量輕、時間長些“耐力性”的項目鍛煉身體。生活規律,保證充足睡眠(7—8小時),勞逸結合。不急不躁,控制情緒,喜樂有度。消瘦的高血壓、冠心病病人,要吃魚、瘦肉、豆及豆制品食品,以增加體內的蛋白質。豆制品中含有谷固醇,可以抑制小腸吸收膽固醇,維生素C也可降低血漿中的膽固醇。故高血壓、冠心病病人要多吃新鮮蔬菜和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酸味水果)。同時,高血壓、冠心病人要控制食鹽量。因為鈉鹽可引起人體小動脈痙攣,使血壓升高。且鈉鹽還會吸收水分,使體內積聚過多的水分,增加心臟負擔。所以,要少吃咸(腌)菜、泡鹽蛋等食品。高血壓、冠心病人一定要忌酒,戒煙,不喝濃茶,以免加重病情。高血壓病人生活中要注意的問題。切忌大便干燥,高血壓病人用力解大便,容易發生腦出血、心絞痛。多吃些芹菜、韭菜、白菜、菠菜等纖維素多的蔬菜,以保持大便通暢。洗澡不要用熱水或冷水,以減少血壓驟然變化,以洗溫水澡適宜。性生活適度,青壯年患者應盡量控制或減少,老年患者應避免,以防發生意外。養生指南一.調暢情志:保持輕松愉快的情緒,避免過度緊張。在工作1小時后最好能休息5~10分鐘,可做操、散步等調節自己的神經。心情郁怒時,要轉移一下注意力,通過輕松愉快的方式來松馳自己的情緒。最忌情緒激動、暴怒,防止發生腦溢血。二.飲食有節:應節制日常飲食,少吃脂肪、甜食、鹽。飲食以清淡為主,多食蔬菜水果。忌暴飲暴食。食鹽攝入量每日不超過5克,鹽能使水分潴留,血容量增加,加重心臟負擔。肥胖者應控制食量及熱量,減輕體重。要保持良好的睡眠狀態,睡前用溫水浸泡腳,避免看小說,看緊張恐怖的電影電視。保持大小便通暢。性生活使人處于高度興奮狀態,神經血管緊張,甚至可引起中風,應節制性欲,慎房事。三.戒煙少酒:煙堿(尼古丁)可收縮微細血管,使心跳加快,血壓升高;少量喝酒可使微循環擴張,增加血管彈性,有一定好處。提倡戒煙少酒。但大量喝酒及喝烈性酒則肯定是有害無益的。四.勞逸結合:如從事高度緊張的工作,要掌握好對自己情緒的調節,注意勞逸結合,爭取多休息,避免有害的慢性刺激(如噪音)的影響。休息包括精神上、體力上的休息。重體力勞動、劇烈運動是不適宜的。負重、長跑、搬運重物應予禁止。但輕體力勞動是可以的,長期臥床并無好處。五.堅持鍛煉:應堅持打太極拳,練氣功,每日早晚各一次,可改善血液循環,減少外周阻力而使血壓降低。六.堅持服藥:對中、晚期高血壓病,堅持服藥治療是十分重要的。如一種藥物產生耐藥性而失效時,應及時更換其他藥物。不遵醫囑,隨意停藥,會使血壓急劇升高而發生危險。平時應經常測量血壓。降血壓九法豆腐常吃豆腐能降低人體內的膽固醇。常用豆腐煮芹菜葉吃,有輔助降低血壓作用。芹菜常吃芹菜炒肉絲,有保護血管和降低血壓的功效,且有鎮靜作用。洋蔥常吃洋蔥,有降血脂、預防血栓形成的功效,亦能使高血壓下降。蔥蔥能減少膽固醇在血管壁上的積累,常食蔥煮豆腐,有協同降低血壓之效。海帶能防止脂肪在動脈壁沉積,常用海帶燉豆腐食用,用利降壓。花生用花生仁(帶紅衣)浸醋1周,酌加紅糖、在蒜和醬油,早晚適量服用,一兩周后,一般可使高血壓下降。若用花生殼50~100個,洗凈泡水代茶飲用,對治高血壓療效顯著。醋患高血壓和血管硬化的人,每天喝適量的醋,可減少血液流通的阻塞。假如用醋減肥,平均每星期可減減體重500克。羅布麻每日3錢,且開水沖泡當茶喝,持續半月,治療高血壓有特效。干茶葉渣將廢茶葉渣曬干裝入小布袋中,作枕頭墊,不但柔松舒適,墊靠久了,還有平肝降壓作用,對偏頭痛等癥,亦有輔助療效。
2016-02-16 15:02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原發性高血壓? 在絕大多數患者中,高血壓的病因不明,稱之為原發性高血壓(primary hypertension),占總高血壓患者的95%以上。不同地區、種族及年齡原發性高血壓發病率不同。工業化國家較發展中國家高,同一國家不同種族之間也有差異,例如美國黑人的高血壓約為白人的兩倍。血壓水平隨年齡而增高,尤其是收縮期高血壓,老年人較為常見。50年代以來我國進行的三次普查結果顯示,原發性高血壓患病率1959年為5.11%,1979年為 7.73qb.1991年為11.88%,呈明顯上升趨勢,推算我國現有高血壓患者約一億人,但與西方國家相比(平均15%~20%),我國高血壓患病率仍較低。我國流行病學調查還顯示,患病率城市高于農村,北方高于南方,高原少數民族地區患病率較高。男女兩性高血壓患病率差別不大,青年期男性略高于女性,中年后女性稍高于男性。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