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肝內膽管有小結石需要注意飲食,了解手術指征。包括飲食原則、結石癥狀、手術條件、預防措施、復查要點等。 1. 飲食原則:少吃高脂肪、高膽固醇食物,如動物內臟、油炸食品等。增加膳食纖維攝入,多吃蔬菜、水果。規律飲食,避免暴飲暴食。 2. 結石癥狀:可能出現上腹部疼痛、黃疸、發熱等。若疼痛劇烈、持續不緩解,或伴有寒戰、高熱,需及時就醫。 3. 手術條件:結石導致膽管梗阻、反復感染、肝臟萎縮或出現惡變傾向時,應考慮手術。 4. 預防措施:多喝水,適當運動,促進膽汁排泄。 5. 復查要點:定期進行超聲檢查,觀察結石變化。 總之,肝內膽管有小結石不可輕視,要注意飲食調整,密切關注身體變化,按照醫生建議定期復查,必要時及時手術治療。
2025-01-20 03:48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病情分析:可以保守治療,中藥治療。結石飲食宜忌:1.多攝取高纖維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完全谷物等。2.限制膽固醇的攝取量。絕對不吃內臟、蛋黃等富含膽固醇的食物。3.多補充維生素K,如:菠菜、花椰菜等都有豐富含量。4.禁食易產生氣體的食物,如:馬鈴薯、甘薯、豆類、洋蔥、蘿卜、汽水飲料,以及酸性的果汁、咖啡、可可等。5.牛奶只限于飲用脫脂奶。6.多吃富含維生素A的黃綠色蔬菜。7.烹調食物少用煎、炸,多采煮、燉、清蒸的方式。8.禁食脂肪含量多的高湯及美乃滋。9.口味盡量清淡,調味料應有所節制。10.避免食用加工食品和高糖分的食物
2016-02-17 09:22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增沛 主治醫師
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五官科
-
你好豆漿可不必限制現有一些資料,希望有所幫助膽囊炎常伴有膽囊結石,結石可阻塞膽囊管而引起炎癥。膽結石是由膽汁內無機鹽等雜質沉淀形成的小固態物,沉積于膽囊、肝內和肝外膽管中,往往導致膽管的某一部分梗阻而引起疼痛。營養成因膽石癥的發病原因尚不十分確切,目前已知有許多因素與其相關,其中重要的一個致病因素就是飲食營養。1、長期高脂飲食。高脂飲食,特別是含高膽固醇的食物,如動物腦、肝、腎及蛋黃等,可導致血液和膽汁中的膽固醇升高,極易產生膽石。此外,長期高脂飲食易使人肥胖,加之不好運動,導致膽囊肌肉張力下降,膽囊排空延緩,膽汁淤積,形成結石。2、長期低脂飲食。低脂飲食會影響機體對營養的吸收,造成膽汁缺乏及營養不良,也會引起膽石癥。3、喜愛甜食或過量攝取含糖量高的食物。精制的大米、面粉等會加速膽固醇的累積,造成膽汁內膽固醇、膽汁酸、卵磷脂二者之間比列失調。過多的糖分又會轉化為脂肪,使人發胖,增加形成結石的危險。4、長期飲酒。長期飲酒可導致肝纖維化、肝硬化、脂肪肝等病變,使得膽汁排空受阻淤積,這也是膽石癥的誘因之一。5、飲食習慣不合理。長期不吃早餐者易患膽石癥。因不用早餐,空腹時間長,膽汁分泌減少,易在膽囊中沉積,久之,便可形成膽囊結石。6、飲水過少。飲水少會導致血黏、膽汁稠,久之會生成膽石。主要癥狀1、“無癥狀”的膽囊結石(安靜結石):所謂無癥狀即沒有膽絞痛,幾乎無癥狀,甚至終生不被發覺。有時僅有輕微上腹悶脹、隱痛、不適、噯氣等,進食油膩后癥狀更明顯,易被當作“肝炎”、“胃炎”。查體右上腹輕壓痛、無肌緊張,當膽囊積水時可被觸及。2、膽絞痛:右上腹部劇烈絞痛,向肩、背放射,伴有惡心、嘔吐。為結石嵌頓所致,有時因體位改變,嵌頓解除而癥狀消失;否則會繼發感染、化膿、壞疸、穿孔而出現發熱、腹膜炎、休克等癥狀。膽絞痛多于飽餐或進食油膩后發作,少數病人在夜間發作。3、黃疸:結石落入膽總管或嵌頓于膽囊頸部的結石壓迫膽總管均可造成梗阻性黃疸。女性易患膽結石的原因膽結石是一種常見病,尤其在20至25歲的年齡段發病率較高。膽結石病還有一個特點是“重女輕男”。據有關資料統計,婦女膽結石的發病率是男性的2到4倍。造成膽結石“重女輕男”的主要原因有:1、喜靜少動。許多女性特別是中年婦女往往呆在家里的時間多,運動和體力勞動少,天長日久其膽囊肌的收縮力必然下降,膽汁排空就會延遲,這就容易造成膽汁淤積,使膽固醇結晶析出,為形成膽結石創造了條件。2、體質肥胖。許多女性平時愛吃高脂肪、高糖類、高膽固醇的飲品或零食,這一愛好的直接后果就是發胖,而肥胖是患膽結石的重要基礎。研究表明,體重超過正常標準15%以上的人,膽結石發病率比正常人高5倍。3、不吃早餐。現代女性中不吃早餐的恐怕要比吃早餐的多,而長期不吃早餐會使膽汁濃度增加,有利于細菌繁殖,容易促進膽結石的形成。如果堅持吃早餐,可促進部分膽汁流出,降低一夜所貯存的膽汁的黏稠度,降低患膽結石的危險。4、多次妊娠。女性在妊娠期間膽道功能容易出現紊亂,造成平滑肌收縮乏力,使膽囊內膽汁潴留,加之妊娠期血液中膽固醇相對增高,容易發生沉淀,形成膽結石的幾率大大增加。飲食調理飲食治療的目的是達到抑制結石的生成和緩解結石梗阻引起的疼痛。飲食治療的原則是:1、熱量供給要滿足生理需要,但要防止超量,一般為1500~2400千卡。2、限制脂肪,避免刺激膽囊收縮以緩解疼痛。手術前后飲食中的脂肪應限制在20克左右,隨病情好轉可略為增加,以改善菜肴色、香、味而刺激食欲。忌用油膩、煎、炸以及脂肪多的食物,如肥豬肉、羊肉、填鴨、肥鵝、黃油、油酥點心、奶油蛋糕等。3、控制食用膽固醇高的食物,以減輕膽固酶代謝障礙,防止結石形成。4、補充蛋白質。充足的蛋白質可以補償損耗,維持氮平衡,增加機體免疫力,對修復肝細胞損傷,恢復正常功能有利。每日蛋白質供給量為80~100克,宜選擇的食物有魚、蝦、瘦肉、兔肉、雞肉、豆腐。5、補充維生素和無機鹽。選擇富含鈣、鉀、鐵的食物。補充維生素C和B族維生素以及脂溶性維生素也很重要。6、多食富含纖維的蔬菜、水果,可減少膽結石形成。7、戒食一切辛辣食物和刺激性強的調味品。營養食譜雞內金粥[配方]粳米100克,雞內金6~10克,白糖適量。[制作]先將雞內金洗凈灰塵,瀝干,置鍋內以文火炒至黃褐色,研為細粉。再將粳米淘凈,放入鍋內,加水800毫升,文火煮至米開湯未稠時,加入雞內金、白糖同煮,煮沸后待粥稠湯黏時即可停火,不宜久煮。[用法]每日2次,可作早、晚餐食用。以溫熱為宜,忌冷服。[功效]補中益胃,緩急止痛,化石排石。膽石癥患者宜吃核桃醫學研究發現,食物中的黏蛋白與人體膽汁中鈣離子和非結合型膽紅素結合成膽石支架的晶核,從而形成膽結石。在核桃仁中含有一種丙酮酸物質,它能阻止黏蛋白和鈣離子、非結合型膽紅素的結合,并能使其溶解、消退和排泄。因此,多吃核桃有利于防治膽石癥。平均每天吃四個大核桃或十幾個小核桃,不要間斷,膽石癥病人在服用3個月后癥狀可明顯減輕。半年后可以康復。膽石癥病人不妨試試。營養產品調理建議:■3倍用量:奶薊蒲公英片,卵磷脂,維生素B族■2倍用量:深海魚油,維生素C奶薊蒲公英片:具有保肝利膽作用可調節膽汁的分泌,幫助消化脂肪。卵磷脂:具有親水親油性質,可以乳化脂肪,阻止結石沉積,使膽汁中的膽固醇保持液體的狀態,阻止膽結石的形成維生素B族:合成代謝的酶,促進新陳代謝維生素C:具有抗氧化和解毒的功效,參與膽固醇的代謝,如缺乏導致膽結石出現。深海魚油:調節血脂,幫助消化脂肪,調節血脂,降低膽固醇,甘油三酯。
2016-02-16 17:26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