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十二指腸切除術后 ca19-9 仍高,如何治療?
2009年12月已進行胰、十二指腸切除,術后復檢,ca19-9為140,術前為190,請問需要做化療嗎?下一步應如何治療?ct檢查手術效果較好,沒有出現異常。補充問題1:(2010-03-2313:43:59)各項生化指標和血常規都正常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史東岳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胰十二指腸切除術后,CA19-9 仍高于正常,是否化療及后續治療需綜合考慮手術效果、身體狀況、腫瘤分期等。包括評估復發風險、患者耐受情況、有無轉移跡象、其他腫瘤標志物水平、患者自身意愿等。 1.評估復發風險:若有較高復發可能,化療可能是必要的。可選用吉西他濱、氟尿嘧啶、順鉑等藥物。 2.患者耐受情況:身體狀況良好,能耐受化療副作用,更利于進行化療。 3.有無轉移跡象:若發現轉移,除化療外,可能還需放療或靶向治療。 4.其他腫瘤標志物水平:結合其他指標,如 CEA 等,綜合判斷病情。 5.患者自身意愿:尊重患者對治療的選擇和期望。 總之,對于這種情況,需要多方面綜合考量,制定個體化的治療方案,同時患者要保持良好心態,定期復查,積極配合治療。
2025-01-19 16:10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華卿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新輔助放化療法即對實體瘤首先應用化療和放療,隨后再予以手術,術后輔助以化療及放療,理論基礎為術前或放療之前行有效的聯合化療,殺死大量敏感腫瘤細胞,降低腫瘤細胞的活力,然后再用手術切除或放療破壞殘存的包括對化療不敏感的癌細胞,達到治愈腫瘤的目的,有學者將此方案用于治療肝門部膽管癌,通常于術前靜脈滴注氟尿嘧啶(5-FU)[300mg/(m2·d)],共5天,然后再行腫瘤部位外放射治療(1.8Gy/d,總劑量不超過50Gy),結果增加了手術切除率,降低了膽管切緣鏡下癌細胞殘留率,從而減少局部復發,但能否提高生存率尚無結論。
2016-02-17 12:33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術后一般是需要通過化療來清除手術殘余癌細胞,防止復發轉移的,因為化療副作用也比較大,所以化療期間可以輔助中醫治療,如人參皂苷r2可以減輕不良反應,促進飲食,提高生活質量,延長病人生命
2016-02-16 19:23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膽管癌較其他胃腸道腫瘤例如結腸癌化療敏感性差,原因尚不清楚,可能是由于膽管癌的耐藥性,腫瘤內藥物濃度低等因素有關,因而目前對膽管癌的化療仍無確實有效的方案,有報告用MTT法檢測10例肝門部膽管癌細胞對化療藥物的敏感性,結果8種藥物的敏感率分別為:表柔比星(表阿霉素)60%,多柔比星(阿霉素)40%,順鉑30%,卡鉑30%,絲裂霉素20%,甲氨蝶呤10%,氟尿嘧啶(5-Fu)0%,環磷酰胺0%,但實際上大多病例臨床應用效果并未達到以上有效率,1997年Lersch報告,單劑化療的緩解率只有12%,而聯合化療緩解率達23%。
2016-02-16 17:52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