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患腦瘤視力模糊頭痛且呆滯怎么辦
這一個月來,爸爸一直都說看不到東西了,老是很模糊的,頭有時會很痛的,開始我以為他只是一般的感冒了,才會這樣的,后來他就變得越來越不一樣的,有點變呆了,就帶他去做了檢查了,發現他得了腦瘤了。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腦瘤患者出現視力模糊、頭痛和呆滯等癥狀,可能與腫瘤位置、大小、生長速度、腫瘤性質以及患者個體差異等有關。 1.腫瘤位置:若腫瘤位于控制視覺或影響神經功能的區域,就會導致視力問題和精神狀態改變。 2.腫瘤大小:較大的腦瘤會對周圍組織產生明顯壓迫,引發一系列癥狀。 3.生長速度:快速生長的腦瘤癥狀往往更嚴重。 4.腫瘤性質:良性腦瘤癥狀相對較輕,惡性腦瘤可能進展迅速。 5.個體差異:患者的身體狀況和基礎疾病也會影響癥狀表現。 總之,腦瘤導致的這些癥狀需要綜合評估和治療。患者應盡快在正規醫院接受全面檢查,醫生會根據具體情況制定個性化的治療方案,包括手術、放療、化療等,以改善癥狀和提高生活質量。
2025-01-22 00:32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增沛 主治醫師
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五官科
-
你好,腦瘤多表現為反應遲鈍,生活懶散,近記憶力減退,甚至喪失,嚴重時喪失自知力及判斷力,亦可表現為脾氣暴躁,易激動或欣快。表現為腫瘤對側肢體的位置覺,兩點分辨覺,圖形覺、質料覺、實體覺的障礙。
2016-02-17 06:25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您好,一般情況下,腦瘤的癥狀有頭痛、嘔吐和視力下降的癥狀。這種情況都是由于顱內壓的變化造成的,也是腦瘤的早期,比較容易發現的癥狀。所以建議有這些癥狀的時候,一定要及時的到醫院就診治療,防止病情的惡化。
2016-02-17 05:21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你好,當人們出現頭痛,嘔吐并且有持續發作、陣發加重的時候,就要考慮是否有顱內壓增高的可能,應該及時就醫。有些病人因為視力變化去看醫生,檢查發現有視乳頭的水腫,也應該想到顱內壓增高的可能。我們通常所說的顱內壓增高三主癥:即頭痛,嘔吐、視乳頭水腫,指的就是這個
2016-02-17 04:02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顱內腫瘤的臨床表現:視其病理類型,發生部位,主要速度之不同差異很大,其共同特征有三: (一)顱內壓增高癥狀約占90%以上腦瘤患者中出現,其表現為: 1、頭痛、惡心、嘔吐、頭痛多位于前額及顳部,為持續性頭痛陣發性加劇,常在早上頭痛更重,間歇期可以正常。 2、視乳頭水腫及視力減退。 3、精神及意識障礙及其他癥狀:頭暈、復視、一過性黑朦、猝倒、意識模糊、精神不安或淡漠,可發生癲癇,甚至昏迷。 4、生命體征變化:中度與重度急性顱內壓增高時,常引起呼吸、脈搏、減慢,血壓升高。 (二)局部癥狀與體征:主要取決于腫瘤生長的部位,因此可以根據患者特有的癥狀和體征作出腫瘤的定位診斷。 (1)大腦半球腫瘤的臨床癥狀: 1、精神癥狀:多表現為反應遲鈍,生活懶散,近記憶力減退,甚至喪失,嚴重時喪失自知力及判斷力,亦可表現為脾氣暴躁,易激動或欣快。 2、癲癇發作:包括全身大發作和局限性發作,以額葉最為多見,依次為顳葉、頂葉,枕葉最少見,有的病例抽搐前有先兆,如顳葉腫瘤,癲癇發作前常有幻想,眩暈等先兆,頂葉腫瘤發作前可有肢體麻木等異常感覺。 3、錐體束損害癥狀:表現為腫瘤對側半身或單一肢體力弱或癱瘓病理征陽性。 4、感覺障礙:表現為腫瘤對側肢體的位置覺,兩點分辨覺,圖形覺、質料覺、實體覺的障礙。 5、失語:分為運動性和感覺性失語。 6、視野改變:表現為視野缺損,偏盲。 (2)蝶鞍區腫瘤的臨床表現: 1、視覺障礙:腫瘤向鞍上發展壓迫視交叉引起視力減退及視野缺損,常常是蝶鞍腫瘤患者前來就診的主要原因,眼底檢查可發現原發性視神經萎縮。 2、內分泌功能紊亂:如性腺功能低下,男性表現為陽痿、性欲減退。女性表現為月經期延長或閉經,生長激素分泌過盛在發育成熟前可導致巨人癥,發肓成熟后表現為肢端肥大癥。 (3)松果體區腫瘤臨床癥狀: 1、四疊體受壓迫癥狀:集中表現在兩個方面,即:視障礙,瞳孔對光反應和調節反應障礙,耳鳴、耳聾;持物不穩,步態蹣跚,眼球水平震顫,肢體不全麻痹,兩側錐體束征;尿崩癥,嗜睡,肥胖,全身發育停頓,男性可見性早熟。 (4)顱后窩腫瘤的臨床癥狀: 1、小腦半球癥狀:主要表現為患側肢體共濟失調,還可出現患側肌張力減弱或無張力,膝腱反射遲鈍,眼球水平震顫,有時也可出現垂直或旋轉性震顫。 2、小腦蚓部癥狀:主要表現為軀干性和下肢遠端的共濟失調,行走時兩足分離過遠,步態蹣跚,或左右搖晃如醉漢。 3、腦干癥狀:特征的臨床表現為出現交叉性麻痹,如中腦病變多,表現為病變側動眼神經麻痹,橋腦病變,可表現為病變側眼球外展及面肌麻痹,同側面部感覺障礙以及聽覺障礙,延髓病變可出現同側舌肌麻痹、咽喉麻痹、舌后1/3味覺消失等。 (4)小腦橋腦角癥狀:常表現為耳鳴,聽力下降,眩暈,顏面麻木,面肌抽搐,面肌麻痹以及聲音嘶啞,食水嗆咳,病側共濟失調及水平震眼。 (三)進行性病程,腫瘤早期可不出現壓迫癥狀,隨著瘤體的增大,臨床常表現不同程度的壓迫癥狀,根據腫瘤生長部位及惡性程度的高低,腫瘤增長的速度快慢不同,癥狀進展的程度亦有快有慢。
2016-02-17 03:29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
Q: 腦腫瘤的治愈率多高? -
Q: 腦瘤術后頭疼是顱壓低導致的嗎? -
Q: 腦瘤患者飲食上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
Q: 腦瘤患者飲食方面有哪些注意事項? -
Q: 腦瘤應采取哪些有效治療手段? -
Q: 嬰兒身體抖昏迷會是腦瘤所致嗎? -
Q: 嬰兒身體抖昏迷會是腦瘤導致的嗎? -
Q: 腦腫瘤大小與晚期的關系如何判斷? -
Q: 腦瘤晚期患者飲食有哪些注意事項? -
Q: 如何治療腦瘤膠織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