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出血
歲患病時間:半年詳細病情:有時大便完后帶鮮紅色血,不多,不帶粘液,剛拉完時肛門有點脹痛,但此脹痛過一會就慢慢消失。剛開始時懷疑是大便干燥引起,后來這段時間不是十分干燥也有此情況出現。(注:不是每次大便后都有帶血病情)另:本人有慢性腸胃炎病史,吃了不干凈的東西很容易拉肚子,消化力較差,身體從少就較消瘦。請問醫生:我得了什么病?此病情是什么引起的?該如何治愈?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巧瑜 副主任醫師
廣州市第十二人民醫院
三級
消化內科
-
大便之后出血,顏色鮮紅色,伴有肛門部位疼痛,平時大便干燥,這樣情況考慮是內痔早期。治療建議平時需要調整好飲食結構,多吃綠葉蔬菜水果,多吃粗糧,少吃辛辣生冷刺激性食物,平時多運動,避免久坐,多做提肛運動。溫水坐浴,局部涂抹痔瘡膏。癥狀明顯可以進行手術治療。
2018-12-31 12:29
-
-
回答6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先生晚餐好飲一瓶啤酒,是否與病情有聯系
2016-02-17 17:02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您好:請問患者最近大便情況如何?有無其他不適癥狀?痔瘡在人群中的發病率很高,民間有“十人九痔”的說法。便血是痔瘡最常見的癥狀。有約90%的痔瘡患者有大便出血的表現。因此,只要一說起便血,人們總認為是痔瘡發作,無關緊要,而忽視了便血也是大腸癌的主要癥狀之一,包括部分基層醫務人員也容易忽略這個問題。從誤診的情況來看,10個病人中,病人自己延誤的有4人,醫生引起的有4人,其余2人可能屬條件所限。 大腸癌的發病率很高,是我國常見的十大癌癥之一。如果能早期發現并進行手術切除,有70%~98%的病人是可以治愈的。但是,據有關部門統計表明,因直腸癌肛門出血,沒有及時確認延誤半年的達50%,延誤3個月的達70%,延誤1個月的達90%,只有不到10%的病人發現肛門出血被確診為大腸癌。原因何在呢?就是許多人把大腸癌的出血當成了痔瘡。 大腸癌除了有明顯的肛門出血以外,還會出現以下幾種情況:1.大便次數增多或便秘,糞便黏液增多、便不凈或便后肛門墜脹等;2.腹痛也常見,但在患病早期不劇烈;3.腹部包塊是早期信號,約占1/3,特別是右側結腸癌;4.初診會有20%的病人發生腸梗阻,病變越晚,梗阻機會越高;5.40歲以上的人,當有不明原因的貧血和體重減輕時,再結合以上幾點情況的出現,則應考慮是否患了大腸癌。 所以對于肛門出血一定要引起高度的重視,尤其是人到中年,出現大便出血等異常情況,就必須到醫院檢查,以排除惡性腫瘤的可能。無論如何都要記住,注意觀察自己的糞便關系到早期發現疾病。
2016-02-17 14:58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黃飛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婦產科
-
您好,大便干燥您可以每天早晨喝一杯加有蜂蜜的溫開水,注意少食辛辣油膩,多吃新鮮的蔬菜水果.
2016-02-17 06:58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魁廣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您好,請就診外科進行檢查,應與痔和息肉等是相關的!便血的常見病因有哪些?由肛門排出血液或糞便帶血,稱為便血或血便。便血是消化道出血的一種表現。引起便血的原因很多,所有引起嘔血的疾病都可以有便血。下消化道疾病,如細菌性痢疾、阿米痢疾、潰瘍性結腸炎、腸結核、結腸和直腸息肉或癌、痔瘡、肛門裂等均可引起便血,其中痔瘡出血最多見。出血的部位不同,便血的顏色也不同。胃、十二指腸潰瘍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便血多呈柏油狀或黑色;下消化道出血,便血呈暗紅或鮮紅。一、當大便呈黑色或鮮紅色時,認為是屬于便血的情況,應除開以下幾種原因:1.口服某些中草藥及炭劑、鐵劑、鈕劑時,大便呈黑色。2.進食過多的肉類、豬肝、動物血或菠菜時,大便呈黑色。3.口服酚酞制劑后,大便呈鮮紅色。二、分類及常見疾病1.按病變的部位分類(1)上消化道出血:常見于胃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肝硬變、食管及胃腫瘤等。(2)下消化道出血:常見于肛裂、痔瘡、肛瘺、慢性結腸炎、細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結腸或直腸息肉、腫瘤等。(3)全身性疾病:常見于血液病、尿毒癥、傷寒、腎綜合征出血熱、鉤端螺旋體病等。2.按便血的特征分類(1)鮮紅色,與糞便不相混合:常見于肛門及直腸出血。(2)鮮紅色,與糞便相混合:提示下消化道出血,包括各種炎癥及腫瘤。(3)黑便:提示上消化道出血,包括消化性潰瘍、肝硬變、炎癥及腫瘤等。
2016-02-17 04:23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您好:大便帶血,是下消化道,特別是結腸、直腸和肛門部出血的一個特殊癥狀,提示腸道有器質性病變,必須十分重視,及時明確診斷,抓緊治療。大便帶血時應考慮下列疾病: (1)肛門疾病 ①血色鮮紅無疼痛者,多見于內痔,Ⅰ期痔核以便血為特征,常因大便擦破痔核而出血,所下之血,或點滴不已,或一線如箭,或僅在手紙上帶血;Ⅱ期痔核便血不多或不出血,常脫出肛門之外。 ②肛裂的便血多伴有肛門疼痛及典型的便后周期性疼痛。 ③肛管癌主要表現為便血及疼痛,疼痛于排便前加劇。 (2)直腸疾病 ①直腸息肉的主要癥狀是便血,呈間歇性,色鮮紅,一般量不多,這種病常見于兒童。 ②直腸癌的主要表現為大便次數增多,糞便變細,帶粘液及血,伴里急后重或排便不盡感,便血早期為鮮紅,或暗紅,量不多,晚期大便中常有惡臭粘液,體重減輕,應高度重視。 ③放射性直腸炎也可大便帶血,但應有放射治療史。 (3)結腸疾病 ①結腸息肉:a.幼年性結腸息肉病,平均發病年齡是6歲,無家族史,主要表現是大便帶血,常伴有營養不良、貧血、低蛋白血癥和生長遲緩,且常伴有先天性畸形,如腸旋轉不良、臍疝和腦水腫等;b.家族性幼年性結腸息肉病:有家族史,癥狀以大便帶血、直腸脫垂和生長遲緩為常見特征;c.Cronknite?Canda綜合征(CCS):為錯構瘤息肉綜合征,至成人發病,大便帶血,多有腹瀉,排便量大,并可含有脂肪,兼見腹痛、厭食、乏力、嘔吐、性欲和味覺減退。幾乎總有指(趾)甲的改變、脫發及色素沉著。 ②結腸癌:常見于左半結腸癌,患者多有頑固性便秘,也可間見大便次數增多,癌腫破潰時,可使糞塊外面染有鮮血或粘液,甚至排出膿液。 (3)慢性非特異性潰瘍性結腸炎與細菌性痢疾:二者都可見便血,且多與粘液或膿液同時排出,伴有腹痛。 (4)阿米巴痢疾:以便血為主要癥狀,其大便呈醬紅色,粘液多,且有惡臭味。 (5)出血性大腸桿菌腸炎:表現為急性起病,伴發熱,腹瀉,可有進食腐敗肉食病史,常以食物中毒形式起病。 此外,1歲以內小兒應注意腸套疊。一些全身性疾病如白血病、再生障礙性貧血、血友病等也可有便血的癥狀。
2016-02-17 02:23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