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軒存旺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檢查后醫生調藥的量,可能受疾病變化、藥物副作用、個體差異、治療目標改變、檢查結果影響等。 1.疾病變化:比如某些感染性疾病,經過治療后炎癥減輕,可能就需要減少抗生素的用量。像阿莫西林、頭孢呋辛酯、左氧氟沙星等。 2.藥物副作用:若用藥期間出現明顯不良反應,如胃腸道不適、過敏等,醫生會調整藥量或更換藥物。比如阿司匹林可能引起胃腸道出血,這時可能需減量。 3.個體差異:不同患者對藥物的代謝和耐受不同。例如,老年人肝腎功能減退,代謝藥物能力下降,可能要降低藥量,如地高辛。 4.治療目標改變:如果病情好轉,治療目標從控制癥狀轉為預防復發,藥量會調整。 5.檢查結果:像血液檢查中某些指標異常,如肝功能異常,影響某些藥物的代謝,醫生會相應調整藥量。 總之,醫生調整藥量是綜合多方面因素做出的決策,目的是讓治療更安全有效。患者應遵醫囑用藥,如有疑問及時與醫生溝通。
2025-01-21 12:33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紅斑狼瘡是一個累及身體多系統多器官,臨床表現復雜,病程遷延反復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急性活動期應臥床休息。慢性期或病情已穩定者可適當參加工作,精神和心理治療很重要。病人應定期隨訪,避免誘發因素和刺激,避免皮膚直接暴露于陽光
2016-02-17 12:10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