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徐衛 主任醫師
江蘇省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血液內科
-
低鉀血癥是血清鉀低于正常水平的病癥,成因多樣,癥狀不一,包括乏力、心律失常等。如果身體不適,請盡快尋求醫療幫助,按照醫生的囑咐進行治療,切莫自行用藥。
2018-12-18 14:57
1.定義:血清鉀低于3.5毫摩爾每升即為低鉀血癥。
2.成因:常見原因有鉀攝入不足、鉀排出過多、細胞外鉀向細胞內轉移等。
3.癥狀:輕者有疲乏感,重者會肢體癱瘓、腱反射消失、呼吸困難、惡心嘔吐、心律失常甚至心臟驟停。
4.檢查:通過血清鉀檢測確診,還需明確病因。
5.治療:輕度可飲食補鉀,重度需藥物補鉀,如氯化鉀、枸櫞酸鉀、谷氨酸鉀等,同時治療原發病。
總之,低鉀血癥需重視,及時診斷治療,避免嚴重后果。
-
-
回答6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你好,根據你的描述,現在僅有的資料就是B超的瘤體大小和邊界,血管瘤一般是邊界清楚,而惡性腫瘤常常邊界不清,但這也是大部分,不能確定.真正能確定是良惡性應該做穿刺病理活檢.不知患者有沒有肝炎病史,如果有的話危險性就大建議在醫生指導下,做穿刺病理活檢,最終確定診斷
2016-02-17 19:01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孔書雪 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肝良性腫瘤種類很多如,如血管瘤,錯構瘤等.腫瘤多較小且有包膜,不引起臨床癥狀,常因其他原因作肝檢查時偶然發現.腫瘤較大或出血可造成肝區脹痛.平片可能發現肝輪廓的改變如膈隆凸和升高. 原發性肝癌:常見,多在慢性肝炎和肝硬化的基礎上發生,分為巨塊型,結節型及彌漫型.多見于40歲以上的人.早期無癥狀或只有肝區疼痛,腹脹,不適等.待出現腫塊時病情常已進入中,晚期.及時發現肝癌是提高療效的主要途徑.如果化驗檢查甲胎球蛋白測定陽性,應進行影像學檢查確診. 選擇性肝動脈影是診斷肝癌的有效方法,它能查出直徑小至2cm的肝癌,并確定其范圍與數目,供血是否豐富,還可了解有無肝硬化和附近有無腫瘤轉移.肝癌的動脈造影可有以下表現:①顯示腫瘤血管,表現為腫瘤區內大小不均,形狀不規則的血管影或呈“湖樣”充盈,其供血動脈增粗;②動脈拉直和移位,動脈邊緣不規則且僵硬,系因腫瘤包繞所致;③毛細血管期可見腫瘤染色,呈高密度的結節影;④肝實質期顯示為充盈缺損區;⑤有時可形成動靜脈瘺,使相鄰的門靜脈分支早期顯影.
2016-02-17 18:54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肝血管瘤,是肝臟的良性腫瘤,血管瘤在肝臟表現為暗紅,藍紫色囊樣隆起.分葉或結節狀,柔軟,可壓縮,多數與鄰近組織分界清楚.病人一般無自覺癥狀.彩色B超,CT檢查,都能明確診斷.邊界清是良性病變的可能大.
2016-02-17 13:22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肝腫瘤分類:良性腫瘤:肝細胞腺瘤,肝管細胞腺瘤,腎上腺殘余瘤,血管瘤,錯構瘤,其它,如中胚層組織的良性腫瘤(脂肪瘤,纖維瘤,混合瘤等).惡性腫瘤:(原發性腫瘤),肝細胞癌,膽管細胞癌,腎上腺殘余癌,血管肉瘤,其它肉瘤(轉移性腫瘤)轉移癌轉移肉瘤.一般來說,惡性腫瘤的邊界不清容易發生轉移,肝癌尤其已發生肝內轉移,你目前的檢查腫瘤邊界清晰,良性的可能性要大一些,但也不是絕對,確診還要做病理檢查.
2016-02-17 12:24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肝臟是腫瘤好發部位之一,良性腫瘤較少見,惡性腫瘤中轉移性腫瘤較多.原發性腫瘤可發生于肝細胞索,膽管上皮,血管或其他中胚層組織,轉移性腫瘤中多數為轉移性癌,少數為轉移性肉瘤肝血管瘤,是肝臟的良性腫瘤.以肝海綿狀血管瘤最常見.海綿狀血管瘤一般是單發的,多發生在肝右葉;約10%左右為多發,可分布在肝一葉或雙側.血管瘤在肝臟表現為暗紅,藍紫色囊樣隆起.分葉或結節狀,柔軟,可壓縮,多數與鄰近組織分界清楚.病人一般無自覺癥狀.
2016-02-17 08:03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