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盧穗琳 副主任醫師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三級甲等
泌尿外科
-
76 歲老人能行走卻大小便失禁,可能由中樞神經功能減退、盆底肌肉松弛、泌尿系統感染、腸道疾病、心理因素等導致。身體健康為重,一旦感到不適,應及時就醫,避免自行診斷用藥帶來的風險。
2018-08-16 20:42
1.中樞神經功能減退:隨著年齡增長,大腦對排便排尿的控制能力下降。可通過頭顱 CT 等檢查明確,治療上可能使用甲鈷胺、維生素 B1 等營養神經的藥物。
2.盆底肌肉松弛:年齡大,盆底肌肉力量減弱。可通過盆底肌功能評估診斷,進行盆底肌訓練。
3.泌尿系統感染:細菌感染引起炎癥,影響排尿控制。通過尿液檢查確診,使用左氧氟沙星、頭孢呋辛等抗感染藥物。
4.腸道疾病:如結腸炎等,影響腸道正常功能。通過腸鏡等檢查,治療可能用柳氮磺胺吡啶等。
5.心理因素:焦慮、緊張等不良情緒也可能引發。需心理評估,必要時進行心理疏導。
老人大小便失禁需要綜合考慮多種因素,明確原因后進行針對性治療。同時,家人要加強護理,給予老人更多的關心和照顧。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軒存旺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尿失禁根據發病原因分為四類:1真性尿失禁:由于膀胱或尿路感染、結石、結核、腫瘤等疾患使膀胱逼尿肌過度收縮、尿道括約肌過度松弛,以致尿液不能控制從膀胱流出;2假性尿失禁:由于下尿路梗阻(尿道狹窄)或膀胱逼尿肌無力、麻痹(先天性畸形、損傷性病變、腫瘤與炎癥病變等導致調節膀胱的下運動神經元損害),造成膀胱過度膨脹、內壓升高致尿流被迫溢出,又稱“溢出性尿失禁”;3先天性尿失禁:見于各種先天性尿路畸形。在診斷時首先應確定是否屬尿失禁,應與遺尿鑒別,再根據病史、體格檢查及有關的實驗室檢查明確臨床類型和病因。建議到正規醫院泌尿外科進行相關檢查,明確診斷后再考慮治療的問題。
2016-02-17 14: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