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早期通常有哪些癥狀表現?
男朋友的爸爸在上個月胃癌去世了,很是傷心,這也令我意識到健康的重要,從發現到去世半年不到,發現的時候已經是晚期了,平時我也不太愛護自己的胃,例如節食減肥等,想在這里多了解關于胃癌的知識。請問胃癌早期有什么癥狀?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胃癌早期癥狀往往不明顯,容易被忽視。常見的有上腹部疼痛、消化不良、食欲減退、惡心嘔吐、體重減輕等。 1.上腹部疼痛:多為間歇性隱痛,進食后可能加重。 2.消化不良:表現為胃脹、噯氣、反酸等。 3.食欲減退:對食物缺乏興趣,進食量明顯減少。 4.惡心嘔吐:無明顯誘因的惡心,嚴重時出現嘔吐。 5.體重減輕:在未刻意控制飲食和增加運動量的情況下,體重逐漸下降。 6.黑便:因腫瘤出血導致大便顏色變黑。 總之,若出現上述癥狀,尤其是多種癥狀同時存在或持續不緩解,應及時就醫進行相關檢查,如胃鏡、病理活檢等,以便早期發現和治療胃癌。早期診斷和治療對于提高胃癌的治愈率和生存率至關重要。
2025-01-21 02:57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海龍 醫師
邢臺市威縣第二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凡胃癌已有腹膜或淋巴結廣泛轉移時,而原發腫瘤可以切除,病人一般情況能耐受手術者,可以放阡姑息性胃切除術。這種手術可以減輕病人中毒癥狀,消除因癌瘤引起的梗阻、出血或穿孔等并發癥術后再輔以化療、中藥治療,可以延長病人的生存期
2016-02-17 18:50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華卿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早期胃癌沒有什么明顯的癥狀,一般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希望大家可以早發現早治療,不要把這不當回事,因為早期是胃癌治療的最佳時間,如果錯過了,到了晚期就很難治療了,還要受很大的苦。所以,即使懷疑也要盡早到三甲以上醫院檢查確診。以下是胃癌的早期癥狀:(1)食欲減退早期胃癌往往是突然性地表現為食欲不振和厭油膩。這要與肝炎相區別。肝炎常有轉氨酶升高以及發燒乏力、尿黃呈濃茶色、黃疸等全身癥狀。(2)上腹部不適及飽脹常有一種腹部燒灼、嘈雜及飽脹感,飯后尤其明顯,并且隨著病情發展,癥狀日益加重。這些癥狀要與消化不良和慢性胃炎相區別。消化不良常有飲食不慎,暴飲暴食的歷史,而慢性胃炎往往有反復發作的病史。(3)上腹部隱痛早期胃癌的疼痛無定時,或表現為持續隱痛,而不像胃潰瘍或十二指腸潰瘍那樣有較明顯的飯后痛或飯前痛的特點。若病人原來有胃、十二指腸潰瘍病,其疼痛的規律性可以突然改變,且原治療潰瘍病有效的藥物突然變得無效或效果明顯降低。(4)胃癌的早期癥狀也可出現食后飽脹感并伴有輕度惡心。賁門部腫瘤開始可出現進食不順,逐步發展為吞咽困難和食物反流。胃竇癌進一步發展可因幽門梗阻而出現嘔吐。多年來的研究表明,胃癌的主要治療手段是手術治療,這也是目前針對胃癌最有效的治療方法。不過,手術會讓病人身體虛弱,建議在手術前后讓病人服用提高免疫力和抵抗力的抗癌中藥。中藥輔助治療是目前胃癌治療的新突破,含量為16.2%以上的人參皂苷Rh2(護命素)膠囊能夠抑制病情發展,抗炎止痛,在一定程度上減輕患者的痛苦。
2016-02-17 08:47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威 護師
松原市中醫院
二級甲等
腫瘤科
-
你好,70%以上毫無癥狀,有癥狀者一般不典型,上腹輕度不適是最常見的初發癥狀,與消化不良或胃炎相似。既往無胃病史,但近期出現原因不明的上腹不適或疼痛;或既往有胃潰瘍病史,近期上腹痛頻率加快、程度加重上腹部飽脹感常為老年人進展期胃癌最早癥狀,有時伴有噯氣、返酸、嘔吐。若癌灶位于賁門,可感到進食不通暢;若癌灶位于幽門,出現梗阻時,病人可嘔吐出腐敗的隔夜食物。
2016-02-17 05:21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魁廣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日常生活以及飲食的注意事項,避免攝食刺激性和對身體敏感的食物;飲食規律,細嚼慢咽,戒煙少酒;情緒穩定,放松精神,適量運動,勞逸結合.用藥可服維生素C,維生素B族,復合維生素片.
2016-02-17 02:42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胃癌? 胃癌(gastric cancer)是胃上皮來源的惡性腫瘤,世界上胃癌發病率約17. 6/10萬,據統計占我國消化道惡性腫瘤的首位,在全身癌腫中占第三位。男性居多,男女患者比例為2~3:1。發病年齡多在40歲以上。據世界衛生組織2000年的統計,42%的胃癌患者在我國,其原因可能與飲食習慣、生活環境、幽門螺旋桿菌(HP)感染等因素有關。胃癌發病有明顯的地域性差別,在我國的西北與東部沿海地區胃癌發病率比南方地區明顯為高。好發年齡在50歲以上,男女發病率之比為2:1。由于飲食結構的改變、工作壓力增大以及幽門螺桿菌的感染等原因,使得胃癌呈現年輕化傾向。胃癌可發生于胃的任何部位,其中半數以上發生于胃竇部,胃大彎、胃小彎及前后壁均可受累。絕大多數胃癌屬于腺癌,早期無明顯癥狀,或出現上腹不適、噯氣等非特異性癥狀,常與胃炎、胃潰瘍等胃慢性疾病癥狀相似,易被忽略,因此,目前我國胃癌的早期診斷率仍較低。胃癌的預后與胃癌的病理分期、部位、組織類型、生物學行為以及治療措施有關。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