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建國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濕熱是中醫術語,指濕與熱蘊結在體內,導致臟腑經絡運行受阻。表現為發熱、身重、口苦、尿黃等。水果汁、植物汁對改善濕熱的作用有限,不能單純依靠它們。 1. 病因:外感濕熱之邪,或飲食不節,如嗜食肥甘厚味、飲酒等。 2. 癥狀:常見有頭身困重、肢體酸痛、腹脹、惡心、口苦、口臭、舌苔黃膩等。 3. 影響:可影響脾胃功能,導致消化吸收不良,還可能引發皮膚病、泌尿系統疾病等。 4. 診斷:需綜合癥狀、舌象、脈象等,由專業中醫進行判斷。 5. 調理:飲食宜清淡,多吃蔬菜水果,避免辛辣油膩食物。適當運動,如散步、慢跑等。 總之,濕熱是一種常見的中醫證候,需要綜合調理。若癥狀嚴重,應及時就醫,在醫生指導下進行治療。
2025-01-20 16:52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立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濕熱體質是以濕熱內蘊為主要特征的體質狀態,多會造成以下表現:面部和鼻尖總是油光發亮,臉上容易生粉刺,皮膚容易瘙癢;常感到口苦、口臭或嘴里有異味,大便黏滯不爽,小便有發熱感,尿色發黃;觀察舌相,舌質偏紅苔黃膩;脾氣比較急躁;易患瘡癤、黃疸、火熱等病;對濕環境或氣溫偏高,尤其是夏末秋初的濕熱交蒸氣候難以適應。多吃一些寒涼的食物就可以起到去濕熱的作用,比如瓜類水果,西瓜、黃瓜、苦瓜、絲瓜等,還有一些像草莓、香蕉、梨、西紅柿、獼猴桃、等水果不但可以清熱瀉火,還可以有效的補充人體所需要的維生素和蛋白質等。要注意在體內濕氣比較重的時候,少吃楊梅、石榴、龍眼、荔枝等溫熱的水果,容易使人體的火氣更大。
2016-02-17 21:28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許宗彥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健康指導:這類情況是由于日常飲食營養素攝入失衡導致的,建議日常飲食杜絕油膩、油炸、高糖、辛辣、高動物脂肪類食物的食用,減少額外的能量攝入,以及對代謝的不良影響。同時增加全谷類主食、蔬菜、水果、酸奶等的食用。
2016-02-17 04:49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