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酸性粒細胞等相關指標異常意味著什么
病情描述發病時間、主要癥狀、癥狀變化等):!嗜酸性粒細胞數0.2嗜酸性粒細胞數目0.12淋巴細胞數目2.29單核細胞數目0.36白細胞數目4.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強 醫師
濰坊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嗜酸性粒細胞數、淋巴細胞數目、單核細胞數目和白細胞數目的異常,可能與多種疾病相關,如過敏反應、寄生蟲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血液系統疾病、惡性腫瘤等。 1. 過敏反應:當機體接觸過敏原時,可能會引發過敏反應,導致嗜酸性粒細胞增多。常見的過敏原有花粉、食物、藥物等。 2. 寄生蟲感染:某些寄生蟲感染,如蛔蟲、鉤蟲等,會刺激機體產生免疫反應,使嗜酸性粒細胞升高。 3. 自身免疫性疾病:像類風濕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等自身免疫性疾病,會影響免疫系統,導致白細胞等指標異常。 4. 血液系統疾病:例如白血病、淋巴瘤等,可能影響白細胞的生成和分布,導致各項指標變化。 5. 惡性腫瘤:某些惡性腫瘤,如肺癌、胃癌等,可能影響免疫系統和造血功能,引起這些細胞數目的改變。 總之,單純的細胞數目異常不能確診具體疾病,需要結合臨床癥狀、體征以及其他檢查結果綜合判斷。如果發現這些指標異常,應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進行進一步的檢查和診斷。
2025-01-21 11:13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許宗彥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病情分析:您好,白細胞計數(WBC)[正常參考值]成人:4~10×10的9次方/L。白細胞分類計數(DC)[正常參考值]占白細胞總數的百分比嗜中性粒細胞N0.3~0.7嗜酸性粒細胞E0.005~0.05(0.5%-5%)嗜堿性粒細胞B0.00~0.01(0~1%)淋巴細胞L0.20~0.40(20%-40%)單核細胞M0.03~0.08(3%-8%)[臨床意義]中性桿狀核粒細胞增高見于急性化膿性感染、大出血、嚴重組織損傷、慢性粒細胞膜性白血病及安眠藥中毒等。中性分葉核粒細胞減少多見于某些傳染病、再生障礙性貧血、粒細胞缺乏癥等。嗜酸性粒細胞增多見于牛皮癬、天疤瘡、濕疹、支氣管哮喘、食物過敏,一些血液病及腫瘤,如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鼻咽癌、肺癌以及宮頸癌等。嗜酸性粒細胞減少見于傷寒、副傷寒早期、長期使用腎上腺血常規皮質激素后。淋巴細胞增高見于傳染性淋巴細胞增多癥、結核病、瘧疾、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百日咳、某些病毒感染等。淋巴細胞減少見于淋巴細胞破壞過多,如長期化療、X射線照射后及免疫缺陷病等。單核細胞增高見于單核細胞白血病、結核病活動期、瘧疾等。您好,您這是最近做的血常規結果嗎。白細胞總數不高,但是各分類白細胞均高。您好,就這個不能判斷出了什么問題,但是應該存在問題的。不知道您是否有什么不舒服的癥狀。建議您如果不舒服就及時對癥就醫,如果沒有什么不適,就一周后復查血常規。
2016-02-17 20:33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