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歲膽紅素和轉氨酶高,乙肝五項部分陽,B 超正常,啥病?
患者年齡:18黃膽高項目結果正常值總膽紅素55.62-20.4umol/L直接膽紅素13.50-6.8umol/L間接膽紅素42.10-18umol/L谷草轉氨酶230-38U/L谷丙轉氨酶320-38U/L乙肝五項除乙肝表面抗體陽余四項陰B超肝膽胃正常.脾厚4.1病史:三年,請問專家是什么病,謝謝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軒存旺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18 歲患者膽紅素和轉氨酶升高,乙肝五項中除乙肝表面抗體陽性其余四項陰性,B 超顯示肝膽胃正常但脾厚 4.1。可能的原因有肝臟疾病、溶血性疾病、藥物性肝損傷、自身免疫性肝病、先天性膽紅素代謝異常等。 1. 肝臟疾病:如脂肪肝、酒精性肝病等,可導致肝細胞受損,引起膽紅素和轉氨酶升高。 2. 溶血性疾病:紅細胞破壞過多,膽紅素生成增加,超過肝臟處理能力,可出現間接膽紅素升高。 3. 藥物性肝損傷:長期服用某些藥物,如抗結核藥、抗生素等,可能損傷肝臟。 4. 自身免疫性肝病:自身免疫功能紊亂攻擊肝臟,引發肝功能異常。 5. 先天性膽紅素代謝異常:基因缺陷導致膽紅素代謝障礙。 綜上所述,導致膽紅素和轉氨酶升高的原因較多,需要進一步完善相關檢查,如血常規、自身抗體檢測等,以明確診斷,并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
2025-01-21 05:11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黃疸是新生兒常見情況1、黃疸是新生兒常見情況2、根據你情況,出生24小時面黃,這提示是病理性黃疸,常見的是溶血性原因;但是引起溶血的原因很多,包括血型不合;蠶豆病等等3、建議要做檢查明確原因,同時給予媽咪愛、魯米那、藍光的積極退黃治療醫生詢問:
2016-02-17 09:39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新生兒一般在出生3-4天出現黃疸,只要在2周之內自然褪去就屬于生理性黃疸,不必過于擔心。如果目前黃疸指數過高,建議服用茵梔黃顆粒或清肝利膽口服液,同時還需要多喂水喂奶,增加大小便量,都有利于黃疸的消退。
2016-02-17 05:57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新生兒黃疸是指新生兒時期,由于膽紅素代謝異常引起血中膽紅素水平升高而導致,本病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生理性黃疸在出生后2~3天出現,4~6天達到高峰,7~10天消退,早產兒持續時間較長,除有輕微食欲不振外,無其他臨床癥狀。若生后24小時即出現黃疸,2~3周仍不退,甚至繼續加深加重或消退后重復出現或生后一周至數周內才開始出現黃疸,均為病理性黃疸。
2016-02-17 05:17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您好:黃疸是指高膽紅素血癥,臨床表現即血中膽紅素增高而使鞏膜、皮膚、粘膜以及其他組織和體液出現黃染。當血清膽紅素濃度為17.1~34.2umol(1~2mg/d1)時,而肉眼看不出黃疸者稱隱性黃疸。如血清膽紅素濃度高于34.2umol/L(2mg/d1)時則為顯性黃疸。病因1、由于紅細胞破壞增加,膽紅素生成過多而引起的溶血性黃疸。2、肝細胞病變以致膽紅素代謝失常而引起的肝細胞性黃疸。3、肝內或肝外膽管系統發生機械性梗阻,影響膽紅素的排泄,導致梗阻性(阻塞性)黃疸。4、肝細胞有某些先天性缺陷,不能完成膽紅素的正常代謝而發生的先天性非溶血性黃疸。癥狀1、皮膚、鞏膜等組織的黃染,黃疸加深時,尿、痰、淚液及汗液也被黃染,唾液一般不變色。2、尿和糞的色澤改變。3、消化道癥狀,常有腹脹、腹痛、食欲不振、惡心、嘔吐、腹泄或便秘等癥狀。4、膽鹽血癥的表現,主要癥狀有:皮膚瘙癢、心動過緩、腹脹、脂肪泄、夜盲癥、乏力、精神萎靡和頭痛等。檢查1、血常規、尿常規。2、黃疸指數、血清膽紅素定量試驗。3、尿液中膽紅素、尿膽原、尿膽素檢查。4、血清酶學檢查。5、血膽固醇和膽固醇酯測定。6、免疫學檢查。7、X線檢查。8、B型超聲波檢查。9、放射性核素檢查。10、肝活組織檢查。11、腹腔鏡檢查。治療1、積極治療原發病。2、對癥治療。
2016-02-17 04:22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