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魁廣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脾胃濕熱、大腸燥熱是常見的中醫病癥,可通過中藥或中成藥進行調理。治療方法包括清熱利濕、潤腸通便等。常用藥物有龍膽瀉肝丸、麻子仁丸、枳實導滯丸等。 1.龍膽瀉肝丸:具有清肝膽、利濕熱的作用,適用于肝膽濕熱所致的頭暈目赤、耳鳴耳聾等癥狀。 2.麻子仁丸:能潤腸通便,用于腸胃燥熱、脾約便秘之證。 3.枳實導滯丸:消積導滯、清利濕熱,可緩解飲食積滯、濕熱內阻所致的脘腹脹痛等。 4.黃連上清丸:清熱通便、散風止痛,對風火上攻、肺胃熱盛所致的頭暈目眩等有療效。 5.藿香正氣丸:有解表化濕、理氣和中的功效,可用于外感風寒、內傷濕滯等。 在選擇藥物時,應根據自身具體癥狀,在醫生的指導下用藥。同時,注意飲食清淡,避免食用辛辣油膩食物。
2025-01-20 12:47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華卿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這情況可考慮吃些藿香正氣丸或香砂養胃丸來緩解病情的,具體用法和注意事項謹遵醫囑。
2016-02-17 21:19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