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鼻竇炎是鼻竇黏膜的炎癥性疾病,常因細菌感染、鼻腔結構異常、過敏、免疫功能異常等引起。癥狀包括鼻塞、流涕、頭痛等。治療方法有藥物治療、鼻腔沖洗、手術治療等。 1. 病因: 細菌感染:如肺炎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 鼻腔結構異常:鼻中隔偏曲、鼻甲肥大等。 過敏因素:對花粉、塵螨等過敏。 免疫功能異常:自身免疫性疾病影響。 環境因素:空氣污染、長期吸煙等。 2. 癥狀: 鼻塞:可為單側或雙側。 流涕:多為膿性鼻涕。 頭痛:多為鼻竇區域的悶痛。 嗅覺減退:對氣味敏感度降低。 其他:可能伴有咳嗽、耳部不適等。 3. 檢查: 鼻內鏡檢查:直觀觀察鼻腔和鼻竇內部情況。 鼻竇 CT 檢查:明確鼻竇病變范圍和程度。 4. 治療: 藥物治療:如阿莫西林、頭孢呋辛酯、甲硝唑等抗生素,布地奈德鼻噴霧劑等糖皮質激素,桉檸蒎腸溶軟膠囊等黏液促排劑。 鼻腔沖洗:用生理鹽水沖洗鼻腔,清除分泌物。 手術治療:保守治療無效時,可選擇鼻竇手術。 5. 預防: 增強體質,預防感冒。 避免接觸過敏原。 改善生活環境,保持空氣清新。 鼻竇炎雖然常見,但通過規范治療和預防,多數患者癥狀可得到有效控制。如出現相關癥狀,應及時就醫,在醫生指導下進行治療。
2025-01-21 16:16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強 醫師
濰坊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鼻竇炎是鼻竇粘膜的非特異性炎癥,為一種鼻科常見多發病.所謂鼻竇是鼻腔周圍面顱骨的含氣空腔;左右共有4對:稱額竇,上頜竇,篩竇,和蝶竇.急性鼻竇炎多由急性鼻炎導致;慢性鼻竇炎常因急性鼻竇炎未能徹底治愈或反復發作而形成.鼻竇炎的主要癥狀是不通氣,所以治鼻竇炎要用部膜收縮劑,如1%麻黃素或滴鼻凈,配合0.15%黃連素或0.5%的氯霉素液點鼻消炎,每天的點藥次數以維持通氣為標準.如果用藥后不能維持通氣,則需要進行手術治療如鼻甲切除或電烙術.鼻竇炎是鼻竇內的化膿性炎癥,以流膿鼻涕,頭痛為主,治療時除滴用鼻稅膜收縮劑外,還要使用抗生素以消除鼻竇內的細菌感染,或做上頜竇穿刺術,必要時應進行鼻竇根治手術.在鼻竇根治手術中,功能性內窺鏡鼻竇手術,由于借助內窺鏡的良好照明,因而可徹底清除病變,并且盡可能的保留鼻腔及副鼻竇的正常粘膜和結構,形成良好的通氣和引流.如今不開刀的內窺鏡微創技術已被廣泛運用于臨床.
2016-02-17 23:38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當鼻內出現炎癥時,鼻腔內可以分泌大量的鼻涕,并可以因感染而變成黃色,流經咽喉時可以引起咳嗽,鼻涕量十分多時還可以經前鼻孔流出.主要是對鼻炎的原發病因進行治療,根據不同的鼻炎,用藥有所區別,過敏性鼻炎需要抗過敏治療,如息斯敏,撲爾敏等.一般的慢性鼻炎可以服用霍膽丸,種種鼻炎片等.萎縮性鼻炎則需要服用維生素類藥物. 2.局部滴鼻藥物: 滴鼻藥物一般主要用來緩解鼻炎的癥狀,鼻油可以緩解干燥性鼻炎的干燥,呋麻合劑則可以緩解鼻腔阻塞,磺麻滴鼻液可治療急慢性鼻炎和鼻竇炎1,注意工作,生活環境的空氣清凈,避免接觸灰塵及化學氣體特別是有害氣體. 2,加強營養,增強正氣. 3,加強鍛煉,提高身體素質.通過運動,可使血液循環改善,鼻甲內的血流不致阻滯.經常運動, 4,改掉挖鼻的不良習慣. 5,及時矯正一切鼻腔的畸形.如鼻中隔偏曲等. 6,根治病灶,徹底治療扁桃體炎,鼻竇炎等慢性疾病. 7,慎用鼻粘膜收縮劑,尤其不要長期不間斷使用.(滴鼻凈,麻黃素,必通,呋麻滴鼻液等). 8,減少冷空氣對鼻粘膜的刺激,適當時候注意戴上口罩.洗澡后應盡量擦干頭發再進行睡眠,避免感冒. 9,注意保暖,氣候轉變極易感冒引發鼻炎.季節轉換注意觀看天氣預報及時進行適當添衣.
2016-02-17 22:35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許宗彥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鼻之光鼻炎治療儀毫無作用,嚴重欺騙和誤導消費者是假的,藥監局有公告http://www.sda.gov.cn/WS01/CL0093/14785.html武漢海納川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愛尼光鼻炎治療儀(廣告中標示名稱:超級光鼻炎治療儀)”,該產品適用于治療高黏血癥和高脂血癥,缺血性心腦血管疾病及鼻炎.而該產品廣告宣稱“小伙子興奮地說:神了,我自小就得了鼻炎,10多年了,我沒指望能有多好,只要讓我能呼吸順點就行,還真是行,腦子都是清亮的”,“使用20分鐘,鼻腔舒爽,不干不癢不流涕;使用三天,鼻內微循環改善,頭暈頭痛癥狀消失,呼吸順暢……鼻粘膜功能全面恢復,免疫體系能力增強,鼻腔環境優化,鼻炎不在輕易復發”等.廣告中含有不科學地表示功效的斷言和保證,并含有利用患者的名義,形象作證明的內容宣傳,違反了《廣告法》,《醫療器械廣告審查標準》的規定,嚴重欺騙和誤導消費者.
2016-02-17 13:07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