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患病致全身肌肉萎縮能否治療
9-10發病有腿痛癥狀無其他反應,11-12歲走路不穩,18-20歲無法站立行走,形成全身肌肉萎縮,現在37歲,能否進行治療曾經治療情況和效果: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全身肌肉萎縮是一種嚴重的疾病,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如神經損傷、遺傳因素、免疫疾病、內分泌異常、營養不良等。治療效果取決于病因、病情嚴重程度和治療時機等。 1.神經損傷:神經損傷可能導致肌肉失去神經支配,進而萎縮。常見的如脊髓灰質炎、周圍神經炎等。治療方法包括神經營養藥物(如甲鈷胺、維生素 B12、腺苷鈷胺)、物理治療和康復訓練。 2.遺傳因素:某些遺傳性疾病如肌營養不良癥,會導致肌肉進行性萎縮。目前治療主要是對癥支持,延緩病情進展。 3.免疫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如多發性硬化、重癥肌無力等,可累及肌肉。治療常使用免疫抑制劑(如環磷酰胺、硫唑嘌呤、甲氨蝶呤)、糖皮質激素等。 4.內分泌異常:甲狀腺功能減退、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等內分泌疾病可能引發肌肉萎縮。通過補充相應的激素(如左甲狀腺素鈉、氫化可的松)進行治療。 5.營養不良:長期營養不良會影響肌肉的正常代謝和功能。改善營養狀況,補充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有助于恢復。 對于全身肌肉萎縮的患者,應盡早到正規醫院就診,明確病因,制定個體化的治療方案。雖然治療可能無法完全恢復肌肉功能,但能在一定程度上延緩病情進展,提高生活質量。
2025-01-20 21:15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