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丹毒是一種常見的急性非化膿性炎癥性皮膚病,由乙型溶血性鏈球菌侵襲感染所致。主要表現為皮膚紅腫、發熱、疼痛等。預防需注意個人衛生、增強抵抗力等,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物理治療等。 1. 病因:乙型溶血性鏈球菌通過皮膚或黏膜的細微破損侵入。 2. 癥狀:發病急,常有寒戰、發熱等全身癥狀,局部皮膚出現紅腫、灼熱、疼痛,界限清楚。 3. 診斷:根據典型癥狀、病史和實驗室檢查,如血常規中白細胞計數升高。 4. 預防:保持皮膚清潔,避免皮膚損傷,及時處理小傷口,積極治療足癬等基礎疾病。 5. 治療: 藥物治療:首選青霉素類抗生素,如青霉素 G、阿莫西林等;對青霉素過敏者可用大環內酯類抗生素,如紅霉素、阿奇霉素等;還可使用磺胺類藥物。 物理治療:局部可用 50%硫酸鎂濕敷,也可進行紫外線照射。 丹毒若能早期診斷和治療,一般預后良好。但如果治療不及時,可能會反復發作,甚至導致淋巴水腫等并發癥。患者應及時到正規醫院皮膚科就診。
2025-01-20 15:51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史東岳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1,丹毒的概述:丹毒是皮膚及其網狀淋巴管的急性炎癥.好發于下肢好面部.其臨床表現為起病急,局部出現片狀紅疹,顏色鮮紅,并稍隆起,壓之褪色.皮膚表面緊張熾熱,迅速向四周蔓延,有燒灼癢痛,伴高熱畏寒及頭痛等.丹毒雖以“毒”命名,卻并不是病毒感染引起的,二十由細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化膿性真皮炎癥.其病原菌是A族乙型溶血性鏈球菌,多由皮膚或黏膜破傷而侵入,但亦可由血行感染.本病可在原發部位反復發作,稱復發性丹毒.2,丹毒的治療:(1)丹毒的西醫治療方法A,全身治療患者應臥床休息并及時對癥治療,抗生素以青霉素療效最好,一般用藥2~3天后,體溫能恢復正常,但需持續用藥2周左右,磺胺類藥亦能取得良好的療效,根據病情必要時可與青霉素同時應用.對青霉素過敏者可使用四環素,紅霉素等如果患者為復發性慢性丹毒,應檢查足趾等處有無足癬,檢查鼻前庭及外耳道等處有無感染病,并給予相應的處理.對復發性丹毒抗菌藥物應用的時間要適當延長.還可用小劑量X線照射,每次50-100r(0.5-1Gy),每兩周1次,共3~4次.B,局部治療患肢抬高,外用抗生素軟膏的意義不大.可用適量芙蓉或蒲公英葉搗爛外敷,或用醋酸鋁溶液,雷夫奴爾溶液后馬齒莧煎濕敷,可減輕充血程度及疼痛,肢體部有淋巴水腫時,可試用透明質酸酶或皮質類固醇激素混合液作皮損內注射.(2)丹毒的中醫治療中醫學認為,丹毒的病因以火毒為主,可由風濕熱諸邪化火而致.其中發于顏面者,又稱抱頭火丹或大頭丹瘟:發于下肢者,成為流火:發生于新生兒或小兒的丹毒,稱赤游丹或有火.A,風熱火熾癥治以散風清熱解毒為主,方以化斑解毒湯加減B,肝經郁火癥治以清肝利濕解熱為法,方以柴胡清肝湯加減C,濕熱火盛癥治以清熱利濕解毒為法,方以利水滲濕湯加減D,毒熱入營癥治以涼血解毒,清新開竅,放用清溫敗毒飲加減對于反復發作的丹毒,可服藥預防:生仁薏米30克.每日煎服1次.治療期間應注意休息,多飲溫開水,并與健康人隔離,避免接觸.忌食辛辣,葷腥,有你之品,多吃蔬菜水果.
2016-02-18 07:34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賀濤 主治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丹毒是皮膚及其網狀淋巴管的急性炎癥.好發于下肢和面部.其臨床表現為起病急,局部出現界限清楚之片狀紅疹,顏色鮮紅,并稍隆起,壓之褪色.皮膚表面緊張熾熱,迅速向四周蔓延,有燒灼樣痛.伴高熱畏寒及頭痛等.丹毒患者應注意休息,避免過度勞累,并適當隔離.如病在下肢,則應臥床,抬高患肢.藥物治療以青霉素為首選,口服或靜脈滴注.對青霉素過敏者可口服紅霉素或磺胺類藥物.局部可外涂20%-30%魚石脂軟膏,或用0.1%雷夫奴爾溶液濕敷.根治足癬可預防下肢丹毒,預防面部丹毒應避免和糾正挖鼻習慣.丹毒患者應臥床休息,避免勞累,下肢丹毒可用枕頭將小腿墊高35度—45度角;頭面部丹毒的病人可取半臥位.飲食宜清淡,不宜刺激性食物,鼓勵病人多飲水.發熱者可給予酒精擦浴或退燒藥;皮膚感到瘙癢時,應避免抓破,造成再次感染.藥物方面以抗菌素為主,首選青霉素,其次為慶大霉素,紅霉素,四環素或磺胺類藥物.值得注意的是,應在全身和局部癥狀消失3~5天才能停用抗菌素,以免丹毒復發.局部可以用50%的硫酸鎂濕熱敷,或試用鉛洗劑與酒精各一半配成的溶液濕敷.
2016-02-18 03:14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丹毒是乙型溶血性鏈球菌所引起的成片紅腫的急性炎癥.患處可有水皰或大皰,甚至發生壞疽.病人有發熱等全身癥狀.治療原則:積極抗菌,早期,足量有效的抗生素治療一,全身治療:抗生素治療,首選青霉素,480~800萬單位/日靜點,過敏者可用紅霉素二,積極治療局部病灶如足癬,鼻炎等,下肢應抬高患肢.三,支持療法,對癥處理.四,局部治療:呋喃西林液濕敷,外用抗菌素類軟膏:如百多邦軟膏等對復發性丹毒比治療急性丹毒用藥要長些,不要停藥過早,盡量預防復發,以免淋巴水腫不斷發展.
2016-02-18 02:36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丹毒是細菌感染引起的網狀淋巴管炎,患者可以出現雙腿紅腫疼痛等病癥,預防就是積極治療腳癬,或者其他傷口感染,出現蚊蟲叮咬,避免用手撓破,防止感染,治療一般用硫酸鎂熱服,同時進行抗感染治療,但這些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
2016-02-17 21:45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