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擴張型心肌病的癥狀多樣,主要包括呼吸困難、乏力、水腫、心悸、頭暈等。 1.呼吸困難:這是常見癥狀,由于心功能不全,肺部淤血導致。患者在活動或休息時都可能感到呼吸急促、氣短。 2.乏力:心臟泵血功能下降,全身器官供血不足,使得身體容易疲勞,活動耐力明顯下降。 3.水腫:多從下肢開始,逐漸蔓延至全身。這是因為心臟無法有效將血液泵回,導致液體在組織間隙積聚。 4.心悸:患者常感到心跳異常,如心跳過快、過慢、不規律等。 5.頭暈:由于腦部供血不足,可能出現頭暈、黑矇甚至昏厥。 總之,擴張型心肌病癥狀較多且可能逐漸加重,一旦出現上述癥狀,應及時就醫,進行相關檢查和治療。
2025-01-20 18:00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建國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各年齡均可發病,但以中年居多。起病多緩慢,最初檢查時發現心臟擴大,心功能代償而無自覺不適。經過一段時間后癥狀逐步出現,這一時期有時可達10年以上。癥狀以充血性心力衰竭為主,其中以氣急和浮腫為最常見。最初在勞動或勞累后氣急,以后在輕度活動或休息時也有氣急,或有夜間陣發性氣急。由于心排血量低,患者常感乏力。體檢見心率加速,心尖搏動向左下移位,可有抬舉性搏動,心濁音界向左擴大,常可聽得第三音或第四音,心率快時呈奔馬律。由于心腔擴大,可有相對性二尖瓣或三尖瓣關閉不全所致的收縮期吹風樣雜音,此種雜音在心功能改善后減輕。血壓多數正常,但晚期病例血壓降低,脈壓小,出現心力衰竭時舒張壓可輕度升高。交替脈的出現提示左心衰竭。脈搏常較弱。心力衰竭時二脈基底部可有羅音。右心衰竭時肝臟腫大,水腫的出現從下肢開始,胸水和腹水在晚期患者中不少見。各種心律失常都可出現,為首見或主要的表現,并有多種心律失常合并存在而構成比較復雜的心律,可以反復發生,有時甚頑固。高度房室傳導阻滯、心室顫動、竇房阻滯或暫停可導致阿-斯綜合征,成為致死原因之一。此外,尚可有腦、腎、肺等處的栓塞。
2016-02-18 12:47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擴張型心肌病(dilatedcardiomyopathy,DCM)的特點是以左心室(多數)或右心室有明顯擴大,且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心肌肥厚,心室收縮功能減退,以心臟擴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栓塞為基本特征。以往曾被稱為充血性心肌病。本病常伴有心律失常,病死率較高。約20%的DCM患者有心肌病的家族史。各年齡均可發病,但以中年居多。起病多緩慢,最初檢查時發現心臟擴大,心功能代償而無自覺不適。經過一段時間后癥狀逐步出現,這一時期有時可達10年以上。癥狀以充血性心力衰竭為主,其中以氣急和浮腫為最常見。最初在勞動或勞累后氣急,以后在輕度活動或休息時也有氣急,或有夜間陣發性氣急。由于心排血量低,患者常感乏力。體檢見心率加速,心尖搏動向左下移位,可有抬舉性搏動,心濁音界向左擴大,常可聽得第三音或第四音,心率快時呈奔馬律。由于心腔擴大,可有相對性二尖瓣或三尖瓣關閉不全所致的收縮期吹風樣雜音,此種雜音在心功能改善后減輕。血壓多數正常,但晚期病例血壓降低,脈壓小,出現心力衰竭時舒張壓可輕度升高。交替脈的出現提示左心衰竭。脈搏常較弱。心力衰竭時二脈基底部可有羅音。右心衰竭時肝臟腫大,水腫的出現從下肢開始,胸水和腹水在晚期患者中不少見。各種心律失常都可出現,為首見或主要的表現,并有多種心律失常合并存在而構成比較復雜的心律,可以反復發生,有時甚頑固。高度房室傳導阻滯、心室顫動、竇房阻滯或暫停可導致阿-斯綜合征,成為致死原因之一。此外,尚可有腦、腎、肺等處的栓塞。休息及避免勞累必須十分強調,如有心臟擴大、心功能減退者更應注意,宜長期休息,以免病情惡化。
2016-02-18 03:13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增沛 主治醫師
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五官科
-
擴張型心肌病是原發性心肌病中最常見的類型,30-50歲最多見,男多于女,起病緩慢,可有無癥狀的心臟擴大許多年,或表現各種類型的心律失常,逐漸發展,出現心力衰竭。應預防感染,防止過勞,戒煙禁酒,以防發生心力衰竭。
2016-02-18 02:46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擴張型心肌病(擴張性心肌病充血性心肌病)是一側或雙側心腔擴大并伴有心肌肥厚心肌收縮期泵血功能障礙,產生充血性心力衰竭。本型的特征為左或右心室或雙側心室擴大,并伴有心肌肥厚。心室收縮功能減退,伴或不伴充血性心力衰竭。室性或房性心律失常多見。病情呈進行性加重,死亡可發生于疾病的任何階段。年齡均可發病,但以中年居多。起病多緩慢,最初檢查時發現心臟擴大,心功能代償而無自覺不適。經過一段時間后癥狀逐步出現,這一時期有時可達10年以上。癥狀以充血性心力衰竭為主,其中以氣急和浮腫為最常見。最初在勞動或勞累后氣急,以后在輕度活動或休息時也有氣急,或有夜間陣發性氣急。由于心擴張型心肌病排血量低,患者常感乏力。體檢見心率加速,心尖搏動向左下移位,可有抬舉性搏動,心濁音界向左擴大,常可聽得第三音或第四音,心率快時呈奔馬律。由于心腔擴大,可有相對性二尖瓣或三尖瓣關閉不全所致的收縮期吹風樣雜音,此種雜音在心功能改善后減輕。血壓多數正常,但晚期病例血壓降低,脈壓小,出現心力衰竭時舒張壓可輕度升高。交替脈的出現提示左心衰竭。脈搏常較弱。心力衰竭時二脈基底部可有羅音。右心衰竭時肝臟腫大,水腫的出現從下肢開始,胸水和腹水在晚期患者中不少見。各種心律失常都可出現,為首見或主要的表現,并有多種心律失常合并存在而構成比較復雜的心律,可以反復發生,有時甚頑固。高度房室傳導阻滯、心室顫動、竇房阻滯或暫停可導致阿-斯綜合征,成為致死原因之一,此外,尚可有腦、腎、肺等處的栓塞。
2016-02-18 01:28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