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強 醫師
濰坊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強直性脊柱炎是一種慢性炎癥性疾病,主要侵犯脊柱、骶髂關節等部位。治療藥物包括非甾體抗炎藥、改善病情抗風濕藥、生物制劑、糖皮質激素、鎮痛藥等。 1.非甾體抗炎藥:如雙氯芬酸鈉、布洛芬等,能減輕疼痛和炎癥。 2.改善病情抗風濕藥:像柳氮磺胺吡啶,可延緩病情進展。 3.生物制劑:例如依那西普、阿達木單抗,對中重度患者效果較好。 4.糖皮質激素:在急性發作期,可局部注射緩解癥狀。 5.鎮痛藥:如曲馬多,用于疼痛難以緩解時。 藥物治療需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身體狀況等,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選擇和調整。同時,患者應定期復查,監測病情變化。建議患者前往正規醫院就診,制定個性化的治療方案。
2025-01-21 21:54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應該適當補鈣,配合消炎活血止痛的藥物.
2016-02-18 14:30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本病無特效治療方法.在急性期主要措施是緩解疼痛與防止畸形.阿斯匹林效果不好.鎮痛作用較好的當首推保泰松與消炎痛類非激素抗炎藥物(NSAIDS).保泰松開始劑量為每日400mg,分4次服用,維持量為每天100~200mg.它的缺點是副反應大.消炎痛的劑量為100mg,4次服用,最好臨睡時再加服50mg.缺點也是有副反應.其它新型非激素抗炎藥物具有同樣功效.不主張全身使用皮質醇類激素,但局
2016-02-18 12:05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一、臨床表現 (1)強直性脊柱炎外周關節的癥狀 強直性脊柱炎的起始癥狀或在病程中絕大部分合并有暫短的或永久的外周關節的癥狀,我院統計:起病時單純以腰骶背頸等部分疼痛者僅占7.6%,即91%的病人起病時即有外周關節受累,與國內其它單位的報告接近。最多受累的為髖關節,初發癥狀表現為髖關節疼痛者占36.8%,病程中髖關節受累者達78.5%,略高于國內有關報告。以膝關節疼痛為首發癥狀者占11%,病程中膝關節受累者占32.5%;以踝、腕、肩關節疼痛為初發癥狀者占4.9%,病程中累及上述關節者占28.5%;指關節受累者占0.04%,趾關節受累者占1.6%,同時伴有3個關節以上受累者占49%。 以上說明強直性脊柱炎并不僅是脊柱關節的病變。絕大多數可伴有全身各大關節受到侵犯;不同關節受累產生與該關節部位有關的疼痛與癥狀。髖關節受累時病人可述說髖部疼痛,但有的患者往往訴說病側的腹股溝疼痛,早期可出現髖關節曲屈和活動功能受限,如下蹲困難或臀-地距離加大 膝關節受累可發生膝關節疼痛,有的并有關節軟組織的腫脹和關節腔積液,膝關節也可發生屈曲攣縮畸形,雖然少見,但也是此病致殘的原因之一。其它足趾關節可發生紅腫疼痛,但遺有畸形者少見,指關節腫脹疼痛為最少見。 此外,少數尚可見侵犯顳頜關節、肋椎關節、胸鎖關節的疼痛、腫脹或壓痛、肋椎關節受累尚可出現胸疼和呼吸的減弱,也可刺激肋間神經,引起肋間神經痛,左側肋間神經痛,有誤診為心絞痛者,值得注意鑒別。 (2)強直性脊柱炎非關節部位的疼痛癥狀 強直性脊柱炎在病變早期,或在病程中,尤其在疼病的活動期,常出現肌腱和韌帶骨附著點炎癥病變所引起的疼痛和癥狀,如恥骨聯合、坐骨結節、骼骨嵴、股骨大粗隆及跟骨的骨炎癥狀。早期表現為局部軟組織腫脹、疼痛。上述疼痛部位,雖并不常見,卻是頗具有特征性的早期癥狀,值得醫生重視并做進一步檢查,以免貽誤診斷。 由于胸肋關節、柄胸聯合等部位的附著點的炎癥,病人可出現胸疼、咳嗽或噴嚏時疼痛增重,有時可誤診為胸膜炎,或疑為心絞痛或因氣短而去看胸科或心血管醫生,經X線及心電圖檢查較容易區別,且此癥狀對非甾體抗炎藥反應良好,也可幫助鑒別。 (3)強直性脊柱炎內臟或器官癥狀 強直性脊柱炎是一種全身性慢性進行性炎癥性疾病,除了累及脊柱、外周關節和肌腱。韌帶附著點外,尚可累及全身其它組織和器官。 (4)全身癥狀 全身癥狀一般較輕微,少數人有低熱、疲勞和體重下降,個別病人可出現貧血、少數急性發病者也可有高熱,四肢關節受累較重者,很快即可臥床不起。這時血沉和C-反應蛋白均可升高。 (5)虹膜炎或紅膜睫狀體炎 虹膜炎或紅膜睫狀體炎發生率為4%--33%,部分病人虹膜炎先于強直性脊柱炎的癥狀出現。臨床表現為急性發作,常單側發病,癥狀有眼疼痛、流淚、畏光等。體檢可見角膜周圍充血、虹膜水腫。如紅膜粘連,則可見瞳孔收縮,為緣不規劃。裂隙燈檢查可見角膜周圍充血、紅膜水腫。如虹膜粘連,則可見前房有大量滲出和。
2016-02-18 06:17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華卿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你好治療的目的的在于控制炎癥,減輕工緩解癥狀,維持正常姿勢和最佳功能位置,防止畸形。要達到上述目的,關節在于早期診斷早期治療,采取綜合措施進行治療,包括教育病人和家屬、體療、理療、藥物和外科治療等。
2016-02-18 03:58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強直性脊柱炎? 強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ridylitis,AS)是一種主要侵犯脊柱,并可不同程度的累及骶髂關節和周圍關節的慢性進行性炎性疾病。AS的特點為腰、頸、胸段脊柱關節和韌帶以及骶髂關節的炎癥和骨化,髖關節常常受累,其它周圍關節也可出現炎癥。強直性脊柱炎是一種血清反應陰性、病因不明的常見關節疾病,可造成人體畸形及殘疾。本病多見于15~40歲青壯年,發病高峰年齡為20歲左右,45歲以上發病少見。男性比女性多見,男女比約為5:1。本病一般類風濕因子呈陰性,故與Reiter綜合征、牛皮癬關節炎、腸病性關節炎等統屬血清陰性脊柱病。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