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增沛 主治醫師
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五官科
-
血小板減少的治療方法包括對因治療、藥物治療、輸血治療、脾切除、中醫中藥治療等。 1.對因治療:如果是感染引起的血小板減少,如病毒感染,需進行抗感染治療。對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導致的血小板減少,如系統性紅斑狼瘡,要積極治療原發病,控制病情發展,可能會使用免疫抑制劑等。 2.藥物治療:可使用糖皮質激素如潑尼松、地塞米松等,這類藥物可以抑制免疫反應,減少血小板的破壞。還可以使用促血小板生成素,如重組人血小板生成素,刺激骨髓造血干細胞生成血小板。利妥昔單抗也可用于治療,它能調節免疫系統。 3.輸血治療:當血小板減少到非常低的水平,有嚴重出血傾向時,可輸注血小板懸液,快速提升血小板數量,減少出血風險。 4.脾切除:對于一些免疫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患者,經藥物治療無效時可考慮脾切除。因為脾臟是破壞血小板的主要場所,切除脾臟后可減少血小板的破壞。 5.中醫中藥治療:某些中藥方劑或中藥成分可能有助于改善血小板減少的狀況,但需要在正規中醫指導下進行。 血小板減少的治療需要綜合考慮病因、病情嚴重程度等因素,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同時,在治療過程中要定期復查血常規等相關檢查,監測血小板數量的變化。
2025-01-21 23:41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這種情況主要因為毛細血管脆性高,很容易發生瘀斑。小血管損傷后,總有少量血液溢出,在皮膚上留下小紅點(瘀點)及藍紫色的瘀斑(紫癜)。不用過于擔心,但有時容易發生瘀斑是血液凝固成分異常的征象,主要通過檢查血小板,血液檢查可以斷定是否有問題。
2016-02-18 18:50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