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谷丙轉氨酶等指標高,如何治療?
我朋友患有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請問該怎么治療?目前檢查的情況是:谷丙轉氨酶67,谷草轉氨酶91,堿性磷酸酶311,谷氨酰氨基轉酞酶271,這幾項高,目前已經有幾個月了,才檢查出來,會不會太晚?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是一種自身免疫性肝病。其治療包括熊去氧膽酸、免疫抑制劑、對癥治療、營養支持、定期復查等方面。 1.熊去氧膽酸:這是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的一線治療藥物,可改善膽汁淤積,減輕肝損傷,常用劑量需遵醫囑。 2.免疫抑制劑:如硫唑嘌呤、甲氨蝶呤等,適用于對熊去氧膽酸反應不佳的情況,通過抑制免疫反應來控制病情發展,但有一定副作用,需謹慎使用并在醫生指導下應用。 3.對癥治療:針對谷丙轉氨酶、谷草轉氨酶等升高,可使用保肝降酶藥物,例如甘草酸二銨、水飛薊賓等。堿性磷酸酶和谷氨酰氨基轉酞酶升高也可通過這些藥物改善肝功能。 4.營養支持:保證充足的營養攝入,多攝入優質蛋白質、維生素等,避免高脂飲食,減輕肝臟負擔。 5.定期復查:定期進行肝功能、肝臟超聲等檢查,以便及時了解病情變化,調整治療方案。 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的治療是綜合多方面的,需要根據具體病情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并且要定期監測病情發展,在醫生的指導下規范治療。
2025-01-21 21:22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許宗彥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是一種以肝內小膽管炎癥性破壞,肝內膽汁郁積為特征的慢性肝病,常伴有多種免疫學的異常,其發病可能與免疫異常有關。臨床表現典型者,診斷多無困難,但此時病情多屬晚期,故早期診斷是決定治療成敗的關鍵。隨著敏感檢測方法的開展,無癥狀、無黃疸的原發性膽汁肝硬化的早期診斷逐漸增多,對早期診斷有價值的檢測方法是ALP和抗線粒體抗體。確診主要靠病理組織學檢查,在診斷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時,應與各種原因引起的梗阻性黃疸、病毒性毛細膽管性肝炎、藥物引起的黃疸、原發性硬化性膽管炎等疾病相鑒別。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治療方法,對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治療的主要目的在于:(1)預防和治療頑固性膽汁郁積的并發癥;(2)處理代償期肝硬化的各種表現;(3)如有可能,實施對疾病過程的治療,但應注意藥物的副作用。伴有肝功能失代償和(或)生活質量差的病人可考慮作肝臟移植。
2016-02-18 23:19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增沛 主治醫師
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五官科
-
原發性肝硬化患者應該適當休息,給以高蛋白、高碳水化合物,高維生素低脂飲食,每日脂肪<40-50g為宜。補充脂溶性維生素A、D、E、K。熊去氧膽酸600-700mg/d,服藥6個月以上可改善臨床癥狀,及實驗室改變。皮質類固醇如氫化潑尼松30mg/d,口服,癥狀改善后必為10mg/d。連服1年。注意晚期患者骨病加劇及并發細菌感染。硫唑嘌呤、環孢毒素A均有效但因有腎毒,骨髓抑制應慎用。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是一種自身免疫性肝臟疾病,為一種原因尚不清楚的慢性肝內膽汁郁滯,最終形成肝硬化及肝功能衰竭。臨床表現為疲乏無力,全身瘙癢、黃疸、色素沉著和(或)黃色瘤。也可以腹痛、惡心、嘔吐、水腫、腹水及食管靜脈曲張破裂出血為首發表現。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多發生于中年以上婦女,女性發病約占80-90%。
2016-02-18 14:46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