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增沛 主治醫師
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五官科
-
42 歲女性出現胸悶、頭疼、呼吸困難、渾身無力并伴有休克,可能是由心臟疾病、肺部疾病、內分泌疾病、神經系統疾病、血液系統疾病等原因引起。 1. 心臟疾病:如心肌梗死,由于心肌缺血壞死,導致心臟功能障礙。癥狀包括胸痛、呼吸困難、乏力等。治療常包括藥物溶栓、介入治療等,藥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阿托伐他汀等。 2. 肺部疾病:像肺栓塞,栓子阻塞肺動脈導致。表現為呼吸困難、胸痛、咳嗽等。治療有抗凝、溶栓,常用藥物有華法林、利伐沙班、低分子肝素等。 3. 內分泌疾病:例如甲狀腺功能減退,甲狀腺激素分泌不足,代謝減慢。會有乏力、怕冷、胸悶等。治療多采用甲狀腺激素替代治療,如左甲狀腺素鈉片。 4. 神經系統疾病:比如腦血管意外,腦部血管病變影響神經功能。常有頭痛、肢體無力等。治療包括改善腦循環、營養神經等,藥物如銀杏葉提取物、甲鈷胺等。 5. 血液系統疾病:如重度貧血,血紅蛋白減少,攜氧能力下降。可出現頭暈、乏力、呼吸困難。治療需根據病因,如缺鐵性貧血補充鐵劑,如硫酸亞鐵。 總之,出現上述癥狀應盡快到正規醫院就診,進行相關檢查,明確病因,以便采取針對性治療。
2025-01-22 23:37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一)發作時的治療 1.休息 發作時立刻休息,一般病人在停止活動后癥狀即可消除. 2.藥物治療 較重的發作,可使用作用快的硝酸酯制劑.這類藥物除擴張冠狀動脈,降低其阻力,增加其血流量外,還通過對周圍血管的擴張作用,減少靜脈回心血量,降低心室容量,心腔內壓,心排血量和血壓,減低心臟前后負荷和心肌的需氧,從而緩解心絞痛. ⑴硝酸甘油(nitroglycerin):可用0.3~0.6mg片劑,置于舌下含化,使迅速為唾液所溶解而吸收,1~2分鐘即開始起作用,約半小時后作用消失.對約92%的病人有效,其中76%在3分鐘內見效.延遲見效或完全無效時提示病人并非患冠心病或患嚴重的冠心病,也可能所含的藥物已失效或未溶解,如屬后者可囑病人輕輕嚼碎之繼續含化.長期反復應用可由于產生耐藥性而效力減低,停用10天以上,可恢復有效.近年還有噴霧劑和膠囊制劑可用.不良作用有頭昏,頭脹痛,頭部跳動感,面紅,心悸等,偶有血壓下降,因此第一次用藥時,病人宜取平臥位,必要時吸氧. ⑵二硝酸異山梨醇(isosorbidedinitrate,消心痛):可用5~10mg,舌下含化,2~5分鐘見效,作用維持2~3小時.或用噴霧劑噴入口腔,每次1.25mg,1分鐘見效. ⑶亞硝酸異戊酯(anylnitrite):為極易氣化的液體,盛于小安瓿內,每安瓿0.2ml,用時以手帕包裹敲碎,立即蓋于鼻部吸入.作用快而短,約10~15秒內開始,幾分鐘即消失.本藥作用與硝酸甘油相同,其降低血壓的作用更明顯,宜慎用.同類制劑還有亞硝酸辛酯(octylnitrite). 在應用上述藥物的同時,可考慮用鎮靜藥. (二)緩解期的治療 宜盡量避免各種確知足以誘致發作的因素.調節飲食,特別是一次進食不應過飽;禁絕煙酒.調整日常生活與工作量;減輕精神負擔;保持適當的體力活動,但以不致發生疼痛癥狀為度;一般不需臥床休息.在初次發作(初發型)或發作加多,加重(惡化型),或臥位型,變異型,中間綜合征,梗塞后心絞痛等,疑為心肌梗塞前奏的病人,應予休息一段時間. 使用作用持久的抗心絞痛藥物,以防心絞痛發作,可單獨選用,交替應用或聯合應用下列作用持久的藥物.
2016-02-19 04:08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鄧永賓 主治醫師
南寧市第九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急診科
-
建議在當地醫生針對性堅持口服腸溶阿司匹林,倍他樂克,和降低血脂的藥物.這個是一個ABC的一個經典的預防方案.還要注意避免情緒激動和焦慮,保證休息時間和質量,勞逸結合.低脂飲食,戒煙.
2016-02-19 03:31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軒存旺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心絞痛是冠狀動脈供血不足,心肌急劇的,暫時的缺血與缺氧所引起的臨床綜合征.其特點為陣發性的前胸壓榨性疼痛感覺,主要位于胸骨后部,可放射至心前區和左上肢,常發生于勞動或情緒激動時,持續數分鐘,休息或用硝酸酯制劑后消失.本病多見于男性,多數病人在40歲以上.治療:1,發作時立刻休息,一般病人在停止活動后癥狀即可消除.2,藥物治療,立即舌下含服硝酸甘油.3,手術治療.4,謹慎安排適宜的運動鍛煉.
2016-02-19 02:49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