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黏度偏高伴手腳麻腫等癥狀,情況嚴重嗎?
目前一般情況:病史:以往診斷治療經過及效果:2006年做過血流變檢測,除了血沉幾項指標偏高,其它正常.現在再次檢測,發現血黏度偏高,其中:除了全血高切黏度4.73,還不算偏高外,全血中的中切黏度(40/s)5.9;中切黏度(30/s)6.21;中切黏度(10/s)12.56;中切黏度(1/s)15.70全血低切相對黏度(Br)10.61;血沉(mm/h)35.00;紅血胞計數(e12/L)4.60;紅血胞壓積(Hct)0.46;血沉方程K值(ESR.K)144.41;中切流阻(e9.SI)43.38;低切流阻(e9.SI)65.78首先我想詢問醫生:我的檢查結果是否嚴重?我平日少活動,電腦桌前能泡10多小時,還熬夜;飲食比較清談,但少食水果,日間只吃兩頓飯,近期手腳有發麻腫脹癥狀,怕涼風,尤其偏左手腳癥狀重;清晨起床時渾身疲憊,活動一會后見強;走10幾分鐘路,也感覺疲勞,腰酸;若以后改變生活習慣,不吃藥可否?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血黏度偏高且伴有手腳發麻腫脹、怕涼風、易疲勞等癥狀,需要綜合多種因素判斷病情是否嚴重,包括血液指標、生活習慣、基礎疾病、癥狀持續時間、身體整體狀況等。 1. 血液指標:血黏度偏高,尤其是多項指標異常,提示血液流動性可能變差,但單純依靠這些還不能確切判斷嚴重程度。 2. 生活習慣:長期久坐、熬夜、飲食不規律等不良習慣會影響身體健康,可能加重血黏度問題。 3. 基礎疾?。喝绺哐獕?、糖尿病、高血脂等慢性疾病也可能導致血黏度異常。 4. 癥狀持續時間:手腳發麻腫脹等癥狀如果持續時間較長,可能意味著病情較嚴重。 5. 身體整體狀況:若還存在其他不適,如心慌、頭暈、頭痛等,也需綜合考慮。 綜上所述,僅根據目前提供的信息難以確切判斷病情的嚴重程度。建議進一步檢查,如血糖、血脂、血壓檢測等,同時改善生活習慣。必要時在醫生指導下進行治療,可使用的藥物有阿司匹林腸溶片、他汀類藥物(如阿托伐他汀鈣片)、丹參片等,但用藥需遵醫囑。
2025-01-22 20:59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要定期進行檢查.三分治七分養,要做到:l.血壓保持穩定;高壓140以下,低壓90以下.2.血糖,血脂控制在正常范圍;3.積極預防,治療心臟病;4.戒煙,戒酒;5.合理安排工作,注意休息,避免過度疲勞;6.適當鍛煉,慢跑,打太極拳等.7.飲食宜清淡,少食辛辣,煎炒,油炸,烈酒等不消化和刺激性食物,多食水果,蔬菜和纖維性食物,多飲水,飲食上要遠三白(糖,鹽,豬油),近三黑(黑芝麻,蘑菇,黑米).從營養價值看,四條腿(豬,牛,羊)不如兩條腿(雞,鴨),兩條腿不如一條腿(蘑菇),一條腿不如沒有腿(魚).經常吃海帶,河魚,魚油可減低腦細胞死亡速度.
2016-02-19 10:55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1若全血粘度和全血還原粘度都增高,說明血液粘度大,而且與紅細胞自身流變性質變化有關,有參考意義。2若全血粘度高全血還原粘度正常,說明HCT高(血液稠)而引起血液粘度大,但RBC自身流變性質并無異常。3若全血粘度正常而全血還原粘度高,說明HCT低(血液稀)但RBC自身的流邊性質異常(對粘度貢獻過大),說明全血粘度還是高,也有參考意義。4若全血粘度和全血還原粘度都正常,說明血液粘度正常。
2016-02-19 10:46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慢性疲勞綜合征? 慢性疲勞綜合征(chronic fatigue syndrome,CFS)是以長期極度疲勞和認知功能障礙為主要表現的一組全身性綜合征,其病因和發病機制未明。其基本特征為新發、持續性或反復發柞性的導致虛弱的疲勞,臥床休息亦不能緩解,持續時間超過6個月,而體檢和試驗室檢查未見明顯異常。常見的伴隨癥狀還包括低熱或自覺發熱、咽喉痛、肌痛、關節痛、頭痛、神經-精神癥狀、睡眠障礙及淋巴結腫大等非特異性表現。由于CFS可嚴重影響患者的工作和生話,日益受到重視。美國疾病控制中心(CDC)曾預測慢性疲勞綜合征將成為2l世紀困擾人類健康的主要問題之一。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CFS不是單一的潛在精神紊亂所引發的一系列癥狀的主觀描述,而是由免疫系統激活、下丘腦—垂體軸功能異常和某些感染因子的再活化等綜合因素所致。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