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貧血的母親小中風,該如何應對?
我媽媽貧血有多年了,最近一年半來開始出現短暫性的手腳麻木,眩暈,有時候好好的就感覺天旋地轉,剛開始也沒注意,就自己吃了一些補血的藥物,后來情況比較嚴重了,發作頻率也越來越高,前段時間才去醫院檢查說是小中風。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小中風是一種常見的腦血管疾病,患者可能出現短暫性的手腳麻木、眩暈等癥狀。其發病與多種因素有關,如基礎疾病、不良生活習慣、血管病變、血液異常、年齡因素等。 1.基礎疾病:像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會損傷血管,增加小中風風險。應積極治療控制這些疾病,如使用硝苯地平控制高血壓,二甲雙胍控制糖尿病。 2.不良生活習慣:長期吸煙、酗酒、缺乏運動、高鹽高脂飲食等,易導致血管損傷。要戒煙戒酒,適量運動,保持健康飲食。 3.血管病變:動脈粥樣硬化、血管狹窄等會影響腦部供血。可通過藥物如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他汀類藥物如阿托伐他汀調節血脂穩定斑塊。 4.血液異常:貧血、血小板增多等血液問題也可能引發。需糾正貧血,必要時使用抗血小板藥物。 5.年齡因素:隨著年齡增長,血管老化,發病風險增加。要定期體檢,關注身體變化。 總之,對于小中風患者,要綜合考慮各種因素,積極治療,改變不良生活方式,預防病情進展。
2025-01-22 04:35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小中風一是藥物治療:抗凝治療,應該早期住院進行正規抗凝治療;抗血小板聚集藥物,如阿司匹林;鈣離子拮抗劑,如尼莫地平;活血化淤的中成藥,如丹參。 二是病因治療:如治療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等。障礙性貧血抗淋巴細胞球蛋白(ALG)或抗胸腺細胞球蛋白(ATG)是目前治療重型再障的主要藥物。建議平時注意增加利于補血的食物及滋養品。再障患者在飲食上選擇易進食、易消化、高熱量、高蛋白質、高維生素、比較清淡富含維生素的食物,盡量多吃新鮮水果和蔬菜。要避免辛辣、刺激、過冷、過硬的食物,尤其要禁食一些帶刺、帶骨的海鮮食品。
2016-02-19 16:53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引起小中風病因大致有以下幾個方面:?(1)動脈硬化:腦動脈硬化是最常見的原因。?(2)腦血管痙攣:由于吸煙等有害因素的作用,引起血管痙攣,導致短暫性腑缺血。(3)微血栓:小血管內微小栓子是引起腦暫時缺血發作的主要原因之一,栓子來源多是由椎動脈和頸動脈內硬化斑脫落下來的碎塊、血小板、纖維蛋白、膽固醇的結晶、心臟瓣膜的拴子脫落等。?(4)血流動力學障礙:血壓過高或過低均可引起小中風發怍,另外心率減慢、心臟搏出量減少,均可導致腦血流量下降而引起小中風。(5)血液成分改變:貧血、紅細胞增多、血小板凝聚功能亢進等疾病引起血液粘調度增高,血流減慢而引起暫時性腦缺血。(6)頸椎骨質增生壓迫血管,患者轉頭時,可引起椎一基底動脈高位缺血,發生缺血癥狀。上述因素可引起小中風反復發作,發病次數的增多,不僅可損害腦的功能,而且增加了發生完全中風的危險性。據統汁,約30%的小中風在3年內可發展成為中風。由此可見;早期如能積極防治小中風的發展,是預防中風的有效方法。根據你所說癥狀有可能是貧血引起的小中風。可以從中風和貧血兩方面同時著手治療。根據醫生給你開的藥方就可以。
2016-02-19 09:19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