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炎伴幽門螺桿菌,治療后仍難受,為何?
我得胃病好多年了,吃了很多藥也不見效,做胃鏡是慢性胃炎,而且查出有幽門螺旋桿菌,按照醫生吩咐吃了藥又復查,幽門螺旋桿菌(ph=173),原來是383,復查后醫生不讓再吃治桿菌的藥,現在我還是胃難受,也不知道還有沒有幽門螺旋桿菌,請問醫生為什么要這樣做?我很迷惑。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海龍 醫師
邢臺市威縣第二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慢性胃炎患者在進行幽門螺桿菌治療后仍胃難受,可能有多種原因,如治療不徹底、飲食不當、藥物副作用、胃部存在其他病變、精神心理因素等。 1.治療不徹底:幽門螺桿菌可能未被完全清除,或存在耐藥性。需要再次評估,必要時調整治療方案,如使用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甲硝唑等抗生素。 2.飲食不當:食用辛辣、油膩、刺激性食物或飲酒,會刺激胃黏膜,加重胃部不適。應保持清淡、規律飲食。 3.藥物副作用:某些藥物可能引起胃腸道反應,如奧美拉唑可能導致惡心、腹脹。 4.胃部存在其他病變:如胃潰瘍、胃息肉等,需要進一步檢查,如胃鏡活檢明確。 5.精神心理因素:長期焦慮、緊張等不良情緒會影響胃部神經功能,導致胃部癥狀。要注意調節情緒,必要時心理干預。 總之,慢性胃炎治療后仍胃難受,需要綜合考慮多種因素。患者應及時復診,與醫生充分溝通,以便明確原因,采取針對性的治療措施。
2025-01-21 13:51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強 醫師
濰坊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這就是三聯用藥,奧美拉唑,克拉,替硝唑
2016-02-19 07:28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