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閆振文 副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
三級甲等
神經科
-
小兒腦癱的早期癥狀較多,包括運動障礙、姿勢異常、反射異常、智力和語言發育遲緩、進食困難等。一旦身體出現不適,應立刻就醫,遵從醫生的指示進行治療,不宜自行開藥。
2019-03-15 12:55
1.運動障礙:肢體動作僵硬或過于松軟,自主運動少,動作不協調。
2.姿勢異常:常出現頭部后仰、上肢內旋、下肢交叉等異常姿勢。
3.反射異常:原始反射如握持反射等消退延遲,保護性反射延遲出現或不出現。
4.智力和語言發育遲緩:對周圍事物反應差,語言理解和表達能力落后。
5.進食困難:難以完成吸吮、吞咽等動作,易出現嗆咳。
6.情緒和行為問題:可能表現為易哭鬧、煩躁不安等。
家長要密切關注孩子的成長發育,一旦發現上述異常表現,應及時帶孩子到正規醫院的神經內科就診,盡早診斷和治療,以改善孩子的預后。
-
-
回答6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你好,.腦癱的表現由于病因及分型的不同而各種各樣,但早期多見:腦癱嬰兒前半期)的早期癥狀。在一個月時即可見到,如果持續4個月以上,可診斷為腦癱。反應遲鈍及叫名無反應,這是智力低下的早期表現,一般認為4個月時反應遲鈍,6個月時叫名無反應,可診斷為智力低下。
2016-02-19 15:37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賀濤 主治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你好,小兒腦癱的癥狀主要表現為喂養困難,吸吮及吞咽不協調,非常“敏感”或激動,但如果患兒(特別是低出生體重兒)僅在饑餓時有如此表現則意義不大。對噪音或體位改變“敏感”時難將大腿外展,洗澡時不易將拳頭掰開。
2016-02-19 14:03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您好,孩子發育情況看,運動發育落后,腦CT雖無異常,不知有無生時缺氧窒息病史,考慮腦損傷綜合癥常見,目前要積極綜合康復訓練,避免腦癱的發生。治療主要是功能運動為主,配以理療,針灸,水療,護腦藥物等措施,改善預后。
2016-02-19 11:22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黃飛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婦產科
-
反應遲鈍,又叫無反應,這是智力低下的早期表現,固定姿勢,同樣屬于小兒腦癱的診斷依據,往往是由于腦損傷使肌張力異常所致,如角弓反張、蛙位、倒U字形姿勢等。一般認為4個月時反應遲鈍,6個月時叫名無反應,可診斷為智力低下。幫助腦癱孩童遠離疾病,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嬰幼兒運動系統處于發育階段,早期發現運動異常,早期加以糾正,容易取得較好的療效。
2016-02-19 11:18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史東岳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腦癱患兒主要表現是運動功能障礙,三翻六坐等完成較遲家長要注意按期給孩子做體檢,及時發現問題,早介入康復治療。
2016-02-18 23:13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腦癱? 小兒腦性癱瘓簡稱小兒腦癱,是一組在小兒早期即發病的非進行性癥侯群,表現為非陣發性的中樞性隨意肌功能受累,如肢體痙攣、姿勢控制異常和不隨意運動等,并可同時伴有癲癇、智力低下、語言和視覺障礙等。其發病率在我國尚無精確報道,圍外報道為1.5‰~5‰活嬰。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