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咳胸痛痰少伴四肢發熱,組織細胞增多癥 X 如何確診及治療?
干咳,胸疼,痰少,偶爾伴有四肢發熱。當地的醫生不能確定是不是組織細胞增多癥X,是不是只有做活檢才能檢查出來,做活檢有沒有什么危險,如果是這樣的病,能治好嗎?的多少時間?費用是不是很高!謝謝!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立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組織細胞增多癥 X 是一種較為少見的疾病,確診較為復雜。其癥狀多樣,治療方法也因病情而異。包括診斷方法、活檢風險、預后情況等。 1.診斷方法:組織細胞增多癥 X 的確診通常需要綜合多種檢查,除了活檢,還可能包括影像學檢查(如胸部 X 光、CT 等)、實驗室檢查(如血常規、生化指標等)?;顧z能提供組織學證據,有助于明確診斷,但并非唯一手段。 2.活檢風險:活檢是有創操作,可能存在出血、感染、氣胸等風險,但在正規操作下,這些風險發生的概率相對較低。 3.疾病特點:這是一種原因不明的組織細胞增生性疾病,可累及多個器官和系統。 4.治療選擇: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如糖皮質激素、免疫抑制劑等)、放療、化療等,具體方案取決于病情的嚴重程度和受累部位。 5.預后情況:預后因人而異,早期診斷和治療有助于改善預后,但部分患者病情可能較為頑固,治療效果不理想。 總之,對于出現上述癥狀懷疑組織細胞增多癥 X 時,應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完善相關檢查,由專業醫生制定個體化的診療方案。
2025-01-21 23:34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組織細胞增多癥X是一組異質性疾病,個體病情差異很大,因此治療必須個體化。顯然有一部分病人可自發緩解,然多數病人仍需治療。年齡、病變范圍及重要臟器有無功能損害,是選擇治療方法的主要依據。目前治療措施有病灶局部手術清除、局部放療、化療及免疫治療?! ?.病灶清除術局灶性骨EG,首選病灶清除術,也可在術后再加用局部放療。效果均十分滿意,大多能根治,復發率低。孤立的淋巴結或皮膚病變也可仿照骨EG的處理原則進行。有時復發的無癥狀局灶病變,經幾周至幾月可自行消退?! ?.放射治療由于人們對LCH了解的深化及化療的發展,目前放療的應用已較前明顯減少。放療的適應證為局限性病灶,在臨床觀察下有擴大趨勢,負重部位的骨病灶,病變累及或壓迫重要臟器可能造成嚴重功能損害,且上述病變又難以手術清除者?! 【窒扌怨遣≡钍欠暖煹闹饕m應證,每天照射200cGy,總量600~1000cGy,有效率達90%以上。18歲以上者放療后易復發,故劑量宜加大為1500~2000cGy。新近出現癥狀的尿崩癥患者,行下丘腦-垂體區放療效果較好,幾乎每例都有效,劑量及療程同上述骨病灶。全部尿崩癥患者的放療有效率僅38%,但治療后加壓素的用量可明顯減少。癥狀開始后1周內即行放療的早期患者,放療后大多無需用加壓素。經CT或MRI證實下丘腦-垂體有腫塊病灶的早期尿崩癥患者,放療的效果最為肯定。多灶或廣泛的皮膚病變、內臟病損,大多不適合放療。惟有經全身化療后少數未消退的局限病灶,可試合并放療,如乳突或局限的椎體病變?! 》暖煹牟l癥不少見??偭康陀?000cGy者,急性或亞急性并發癥罕見。但生長發育障礙、繼發性腫瘤等晚期并發癥屢有報道,故應嚴格掌握放療指征。 3.化學治療由于至今對LCH是否為腫瘤性疾患尚有爭論,同時考慮到化療的不良反應,故同樣應從嚴掌握適應證?;煹闹饕刚鳛椴∽兝奂岸嗯K器、多部位。年齡小的兒童有潛在發展為全身性病變的趨勢,也常選用化療。如按分期積分系統評價,則分期差、積分高者應選化療。此外,部分作者認為LCH是一種免疫性疾病,應予以免疫抑制劑,實際上這和化療藥物有很大的重疊,從此角度考慮,化療也有應用指征。單藥抑聯合化療意見不一,但較多的報告聯合化療的效果并不優于單藥化療。 常用的化療藥物有長春花生物堿[長春新堿(VCR)、硫酸長春堿(VLB)]、巰嘌呤(6-巰基嘌呤)、甲氨蝶呤(MTX)、柔紅霉素(DNR)等。近幾年選用依托泊苷(VP-16)或替尼泊苷(VM26)較多,因其療效更好。近年來報告核苷類藥物氟達拉濱(fludara)、2-氯脫氧腺苷(2CD)及噴司他丁對其他化療藥物無效的LCH也有效。有報道對2-CDA耐藥者,改用2-CDA合并阿糖胞苷(Ara-C)聯合治療,部分患者有效。所有化療藥的劑量一般宜低于治療腫瘤的用量,療程4~6周,評價療效應在停藥l~2月后進行。治療或觀察期間病情有明顯進展者可更換藥物。 上述化療藥物也常和腎上腺皮質激素合用,部分病例單用激素也有療效,療程也以4~6周為宜,忌長期應用。烷化劑也曾用于LCH,但因其有誘發腫瘤的可能,目前已少用。化療的療效,包括長期及暫時有效率在30%~65%,存活率為62%~67%,各家報道有一定差異。獲緩解的病例是否需維持治療,意見尚不一致。大多數復發者再次采用以往有反應的藥物,大多仍有效?! ?.免疫治療早在20世紀80年代即有報告,應用從天然胸腺浸出物連續分級分離片段獲得的胸腺激素制劑-抑素治療LCH,認為其可特異性誘導抑制性T淋巴細胞的分化和成熟。Ⅰ、Ⅱ、Ⅲ級者的總有效率為51%,組胺受體2陽性的T細胞明顯降低者,療效高達75%,但此后的臨床試驗中療效未被肯定。環孢素治療LCH可通過抑制性T細胞的回升發揮療效,劑量為6mg/kg,隔天口服,8個月后部分病人病變有明顯消退。干擾素(IFNα)全身或局部病灶內注射,有報道取得一定的療效,
2016-02-20 00:03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組織細胞增多癥X臨床征象呈明顯的異質性,起病可隱匿,也可突發。疾病范圍可從某一器官的局部累及至該器官的多部位受損,也可波及多個器官,即多系統發病。疾病的嚴重程度和年齡密切相關,年齡小者病變廣、病情重,隨年齡增長,病變范圍相應縮小,病情常較輕。臨床上骨骼、皮膚、軟組織病變最為多見,其次為肝、脾、淋巴結及肺,再次為下丘腦-垂體及中樞神經系統(CNS)的其他部位?! ?.骨骼病變以扁骨為主,但也可累及長骨。病變呈孤立或多發,也可和其他器官同時受累。病變的骨骼以無任何癥狀者居多,也可出現局部疼痛。眼眶病變可致單側或雙側突眼,是特征性臨床表現之一,為眼球后肉芽腫形成所致。顱骨累及占首位,大面積破壞時局部常形成硬結性腫塊,隨后可變軟,有波動感,吸收后頭皮下凹,有時可觸及骨缺損的邊緣。椎弓根或椎體受累時可出現肢體麻木、疼痛、無力,甚至伴麻痹及大小便失禁等脊神經或脊髓受壓癥狀。病變累及乳突者,臨床可出現乳突炎、中耳炎。上頜骨受累可致牙齦腫脹、牙齒松動漂浮或畸形脫落。手、足骨骼累及者較少?! ?.皮膚、軟組織損害濕疹樣皮疹最常見,尤其是嬰幼兒,其次為類似于脂溢性皮炎的皮損、丘疹或結節。皮損部位以皺褶處和頭皮發際最多。國內報道皮損有兩種類型:①急性型:起病急,嬰兒居多。皮損主要分布在四肢,初起為斑丘疹,很快轉為滲出性濕疹及脂溢性皮炎。可伴出血、結痂、脫屑,靜止后常留有白斑。各期皮疹可同時存在,此起彼伏;②慢性型:起病慢,散見于各處的淡紅色斑丘疹多少不一,后可轉為棕紅色、棕黃色或黃色,形成丘疹或疣狀結節。消退時中央下陷變平,酷似結痂的水痘。最后皮膚變薄稍下凹,略具光澤,或有少許脫屑。有時局限皮損可自行消退。 3.肝、脾、淋巴結腫大較為常見,腫大程度不一,大多為輕至中度腫大。孤立或全身性淋巴結腫大,成人較兒童多見。肝累及可致肝內膽汁淤積,出現黃疸?! ?.肺部病變兒童期較嬰兒期多見,病變可局限,但更多的為全身病變的一部分。成人LCH肺部累及更常見,發生率超過兒童,有時為全身惟一的病灶。肺部受累表現為干咳、胸痛、氣短、喘息等,少數患者并發氣胸、縱隔氣腫及皮下氣腫,使呼吸困難加重。支氣管肺泡灌洗液中可找出5%以上的CDla陽性細胞。肺部病變者,尤其是成人伴發肺癌的可能明顯高于正常人群?! ?.尿崩癥及神經系統損害顱骨病變鄰近擴展至腦實質,或顱內肉芽腫浸潤均可引起CNS病變。CNS病損常局限于下丘腦-垂體,出現多飲、多尿,但極少為LCH的首發表現。尿崩癥的發生率為5%~30%,此時往往已有多臟器累及的征象。限水試驗陽性是診斷的重要依據,必要可檢測血抗利尿激素(ADH)及血、尿滲透壓,而頭顱CT很少能顯示病變,僅少數患者的磁共振顯像(MRI)有異常發現。
2016-02-19 21:23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