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許宗彥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糖尿病引起大便失禁可能與神經病變、腸道功能紊亂、血糖控制不佳、微血管病變、自主神經功能障礙等有關。控制方法包括控制血糖、改善神經功能、調整飲食、適當運動、藥物治療等。 1.神經病變:長期高血糖會損害周圍神經,影響腸道神經傳導,導致腸道蠕動和肛門括約肌功能異常。可使用營養神經的藥物,如甲鈷胺、維生素 B1、依帕司他等。 2.腸道功能紊亂:糖尿病患者的腸道菌群可能失衡,影響腸道正常功能。可補充益生菌,如雙歧桿菌、嗜酸乳桿菌等。 3.血糖控制不佳:持續高血糖是根本原因,要通過飲食控制、運動、藥物治療(如二甲雙胍、格列美脲、胰島素)等將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圍。 4.微血管病變:影響腸道血液循環,導致腸道功能障礙。可使用改善微循環的藥物,如胰激肽原酶腸溶片。 5.自主神經功能障礙:自主神經受損會影響腸道的調節功能。治療上除了控制血糖,還可使用一些調節植物神經的藥物,但需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總之,糖尿病患者出現大便失禁需要綜合治療,積極控制血糖,改善相關并發癥,并注意生活方式的調整。同時,要定期復查,根據病情變化調整治療方案。
2025-01-21 20:53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增沛 主治醫師
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五官科
-
長期堅持規范治療是最重要的,包括:控制飲食,堅持適量運動鍛煉,合理用藥,高碳水化合物量,降低脂肪比例,控制蛋白質攝入的飲食結構,對改善血糖耐量有較好的效果。可能。避免肥胖,維持理想且合適的體重。配合長期性且適當的運動、藥物、飲食的控制。經常選用含纖維質高的食物,如未加工的蔬果等。
2016-02-19 14:18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茂初
上海市松江區九亭鎮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患者患者你好,你的這種情況血糖波動不定,可能是糖尿病中間癥狀,建議糖耐量監測已明確,排除糖尿病的診斷,。注意控制進食總熱量,適量運動,戒煙酒,避免進食富含葡萄糖和蔗糖食物,注意血糖監測,內分泌科定期就診。
2016-02-19 08:51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大便失禁? 大便失禁是指機體對直腸內液態和固態內容物以及氣體蓄控能力喪失,導致大便次數增多,常有腹瀉,輕者糞便排出污染內褲,重者頻頻腹瀉或排出軟便。可發生于兒童、成年和老年,且往往因腹瀉不止而去醫院就診。據調查7%的65歲以上老年人每周最少1次大便失禁,老年人在住院監護期間46%病人有大便失禁,常同時伴有尿失禁,大便失禁的婦女26%有泌尿婦科臨床問題。保持正常的大便需要多個因素的聯合相互作用,當一個或多個因子的破壞即可引起失禁。 查看全文»